“今年我家种植小麦18亩,总产约两万斤,平均每亩产量1100斤,这个产量略高于往年,而且小麦品质不错。”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薛刘村村民姚富花对今年的收成颇为满意。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省小麦播种面积达1625万亩,同比增加98万亩,小麦品质提高,籽粒饱满。小麦收购目前进入高峰期,为了让农户从“丰产到手”到“粮款到账”,今年以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备好夏收资金60亿元,全力支持夏粮收购,确保“钱等粮”。截至今年上半年,该行累计投放小麦收购贷款12.36亿元,同比多投7.06亿元;累计支持收购小麦10.8亿斤,同比多收6.6亿斤。
渠道再拓宽
追求“多收粮、收好粮”
在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的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公司门前,20多辆满载小麦的大小车辆排列在道路两侧,来自襄州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粮食经纪人和农民自觉保持适当距离,排队进入仓库卸粮。工作人员忙碌地指挥着车辆停靠、称重、除杂等工作,售粮现场秩序井然。
“我起初因疫情封闭在家,还有点担心今年的麦子收了不知道去哪儿卖,真不是一个‘愁’字能说清。后来看见丰庆源公司开始收粮食了,我这颗心也放下了。”家住黄集镇街上的粮食经纪人郭光明说,他提到的丰庆源就是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支持的一家市场化粮食收购企业。
“针对质量面积双提升的情况,我行坚持政策性与市场化收购并重的基本思路,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合理测算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收购数量和贷款需求,在小麦集中上市前期,对符合条件的10家企业核定贷款额度5亿元。如丰庆源公司,经过测算,我行对其授信6000万元,目前已放贷款2000万元。”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粮棉油处副处长张凌云介绍。
据了解,湖北已于6月9日正式启动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收购截止时间为9月30日,启动时间比去年提前了1个多月,质价标准与2019年相同。目前已确定湖北省最低收购价小麦收储库点3批、54个,主要分布在属于湖北小麦主产区的襄阳、随州和荆门,预案启动当日即开秤收购。
服务再优化
确保“粮出手、钱到手”
“今年卖粮提前预约,到了之后排队保持距离,粮库为我们准备了休息的地方和药品、口罩,还免费供应茶水。”姚富花言语间充满了感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了让农户少跑路、少排队,快速售粮、安全售粮,许多公司早开门、晚收秤,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有了充裕的资金,我们不仅要把粮食收进来,还要把农民服务好。”丰庆源公司收购经理王帅笑着说,“今年夏粮市场化收购工作以现金结算为主,农户、粮食经纪人送到公司的销售价格是每斤1.12元,随时收随时结算,安全便捷、进展顺畅、符合预期。截至目前,公司已收购小麦4万吨。”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早安排、早调研、早审批、早投放,坚决守住不给农民“打白条”的底线。夏收高峰期到来之前,该行做好60亿元夏粮收购贷款资金计划的请调工作。夏收正忙时,该行针对粮食收购时效性强、笔数多的实际,提早优化结算服务,延长结算时间,对开通网银和银企直联的客户保持“7x24”顺畅服务,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小微企业遭遇困境,一些缺少抵押担保的粮食收购类企业更是难上加难。该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千方百计优化服务,创新推出信用保证基金业务,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建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为企业增信,同心协力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题。该行积极推动收储企业在贫困县设立精准扶贫收购库点,为贫困户开辟售粮“绿色通道”,及时将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收上来,为稳定脱贫“保驾护航”。
链条再延伸
消除 “服务盲点、空白点”
“从上游到下游,从田间到餐桌,粮食产业链上下游、产购销、大中小企业环环相扣,我行在保障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对粮食全产业链的支持。”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粮棉油处处长顾家平介绍。该行围绕“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思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提升地力,确保粮食产得出。在宜昌当阳市,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灌排水工程先进,配套设施齐全。今年年初,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联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创新推出“两项指标交易”信贷模式,支持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的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该行投放农地类贷款4.91亿元;6月末,贷款余额达42.69亿元。
重视科技,确保粮食收得足。在荆门京山市,中国南方农机装备产业园(一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复工复产。该行审批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园区建成后,将快速吸引农机装备制造及商贸物流产业聚集,进一步提升湖北农机综合作业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打通渠道,确保粮食运得顺。在武汉市新洲区,该行审批12.9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的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一期项目已经初步具备粮食仓储、加工、中转、配送等八大功能,粮食仓储物流区年物流作业量可达200万吨,可实现水运、铁路、公路和仓储中转的无缝对接。
有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助力,湖北粮食主产市(县)正积极谋划农产品“产购储加销”项目,推动农业进一步成长为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实现了精深加工,为农业大省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