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在致辞中表示,助力新一轮科技创新,保险业大有可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预计今年我国研发投入约4万亿元、保险保费收入约6万亿元,均居全球第二。
周亮指出,一方面,保险业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元化风险保障。新一轮科技革命覆盖面更广更深,我国将发挥更大甚至引领作用,相应的风险保障需求将扩面升级。我国首台(套)首批次保险已支持创新项目3000多个,先进制造领域的装备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智能驾驶和数字领域的网络安全等都需要适配的保险保障。另一方面,保险业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跨周期险资支持。科创往往遵循技术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双重演变路径,而险资具有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特点,与科创对穿越周期的需求天然匹配,可以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为科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资支持。
“目前,我国险资平均负债久期和科技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均在10-15年之间,相互比较契合,险资直接投资科技类企业已达数千亿元。”周亮透露,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有关部委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保险业要顺势而为。要主动顺应科技与产业融合趋势,发挥独特作用。比如,目前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4000万辆,保险业通过梳理137个赔付率偏高车型有关赔付情况,有利于车企优化相关设计。
此外,运用科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保险业要积极作为。
“保险业要坚持人民至上,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科技运用更好地惠及民生。”周亮表示,一方面,保险业要通过科技提升保险服务质效。在农业保险、农房保险、巨灾保险等领域,要积极运用卫星、无人机、风险模型等科技手段,提升保险承保、查勘、理赔服务效率。在健康险、养老险等领域,加大“可穿戴设备+大模型”等技术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投保客户提供主动健康管理建议。另一方面,保险业要通过科技,拓展保险服务外延。通过科技连接保险业和相关产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服务。比如,“车险好投保”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建立信息服务渠道,已为110多万车主提供投保便利,助力破解“投保难”问题。
周亮还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作为工业革命和现代保险业的发源地,在科技创新和保险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多欧洲科技企业与金融保险机构在华展业。中欧作为全球科技、保险领域的重要力量,加强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发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