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不仅提供贷款,客户经理还协助我们开通了外汇账户,对出口帮助很大。如今我们已经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一羊绒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同心县羊绒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40年的稳健发展,羊绒产业已经成为同心县的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羊绒集散地,享有“中国国际山羊绒集散城”美誉,全县现有绒毛加工企业108家,羊绒收购人员1.5万人,原绒流通量达5000吨,占全国交易量的二分之一。
近年来,同心金融监管支局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联合各方着力打通羊绒产业融资的难点和堵点,畅通羊绒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融资渠道,推动同心羊绒产业向更高质量、更有竞争力的方向迈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长期以来,羊绒产业投资周期长、价值评估复杂、缺乏知识产权质押专属产品等问题制约着企业融资。同心金融监管支局与地方政府协同联动,建立信用良好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逐户走访、精准对接。建设银行同心支行通过“绒毛基金管理中心保证+小组成员联保+有效资产抵押+政府承诺协助回收”的复合担保模式,疏通企业融资难点,为羊绒产业发放贷款1.98亿元,并延伸外汇服务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同心农商银行打出“抵押+保证”组合拳,精准投放6.12亿元,满足24家名单制加工企业及181户收购散户“短平快”资金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同心县支行创新打造“企业+产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成功落地宁夏首笔500万元“精准防返贫贷款”,带动脱贫人口年均增收4.4万元,实现金融“输血”向产业“造血”跃升。
“同心羊绒产业虽历史悠久,但长期处于产业链末端,以原绒流通为主,利润率仅2%-3%,且受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显著,抗风险能力较弱。突破低端锁定、实现规模与价值链提升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同心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支局加强科技金融政策传导,推动同心银行机构敏锐把握产业升级关键期,全力支持企业突破低端锁定困局。同心农商银行向合资企业宁夏帕罗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精准投放1000万元,助力其引进先进设备,嫁接东部成熟经验加速本地升级。农业发展银行同心县支行则利用农业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贷款,向宁夏伊兴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提供9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生产线技术改造与升级转换。
接下来,同心金融监管支局表示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紧密对接县政府重点部署,加大对关键项目与领域的金融护航;督导银行机构落实延期还本付息等帮扶政策,提升普惠小微服务质效;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深化产业链融合;强化政策传导与融资对接,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下,同心羊绒正实现从“软黄金”到富民强县“硬支柱”的蝶变。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