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月广义货币(M2)增速基本稳定,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加快。
对于2月金融统计数据,业内专家表示,金融总量继续保持合理增长,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对于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政府债券加速发行是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作为传统的贷款小月,今年2月贷款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强支持力度。
政府债券加速发行 支持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8.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4万亿元,同比多增7416亿元,对实体经济支持有力。
“一方面,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置换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另一方面,较低的债券融资成本也鼓励企业更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某机构人士分析认为。
具体来看,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其中,用于置换债券发行近80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比今年1月发行量高出6000亿元以上。“随着置换债券加快发行,融资平台等主体用发债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的情况也会有所增多,短期内可能会影响信贷总量。”业内专家分析认为。
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净融资较快增长也对社会融资规模有一定支撑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总体处于低位,企业抓住时机加大债券融资力度,有效降低了整体融资成本。”一位市场人士分享了其调研情况,一家东部地区化工企业10年期公司债的利率从去年3月的3.15%下降至今年2月的2.4%,累计降低了0.75个百分点。“随着财务负担逐步减轻,企业能够更好地轻装上阵、谋求发展、提高效益。”上述市场人士说。
小月不小 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强
从历史上看,2月往往是信贷小月,尤其是春节所在的2月,贷款前移或后摆的情况较为明显。不过,从本次披露的贷款数据看,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强支持力度。
“为剔除春节因素对贷款数据的影响,我认为应该将1至2月贷款增量合并来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以来贷款投放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较快增长。
“还原专项债置换影响后,贷款增速仍然不低。”业内人士认为,短期融资平台可能会偿还一部分银行贷款,体现为这部分存量贷款数据的减少。但这只是资金结构的转换,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支持没有减少。而且,专项债置换融资平台贷款也有助于各地减轻经济包袱,支持地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保障民生、支持创新等,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也会增大未来信贷增长的潜能。
根据市场机构测算,今年1至2月置换债券共发行约1万亿元,其中2月发行近8000亿元,专项债置换对贷款的影响后续还会存在。“如果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因素的影响,2月新增贷款可能还要增加2000亿元左右。”该机构分析认为。
结构性亮点突出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见效
总量之外,2月信贷结构也有不少亮点。数据显示,从结构上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这离不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显效。”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央行通过创设和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科技、绿色、消费、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在其看来,下一步,央行可能还会继续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2024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继续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且相较上季度提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增加了优化工具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的表述。”温彬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下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会更加聚焦科技创新、消费领域。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