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嘉宾就“金融强国与资本市场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
增强建设强大资本市场的信心
发展资本市场要有优秀的企业、良好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管,还需要对发展强大的资本市场充满信心。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当前我国正大踏步迈上建设金融强国的历史性新征程,如何强化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投资文化,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首先,政府和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假设2023-2035年,中央和地方发债余额、国有企业权益规模和企业债券存量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3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规模要增加到220万亿元,国有企业权益增加到310多万亿元,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要增加到100万亿元,以上合计600多万亿元。其次,长期资金供给能力迅速增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供给远大于需求。2023年末,我国一年期以上居民存款达到60万亿元,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总额达35万亿元,银行托管主要用于投资的各类资金有110万亿元,合计200多万亿元。按年均增长12%保守预测,到2035年上列资金将达到800万亿元,其中会有很大比例的资金投向股票和债券。另外,企业部分利润用来充实资本金,还有大量外资投资我国资本市场。再次,我国上市公司质量稳定,在世界上500强企业数量已超美国,共有4家商业银行名列世界十大银行前四名。2023年有5家商业银行净资产利润率(ROE)在10%左右,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近7%。2010年到2023年,非金融企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大体保持在8%,坚持长期投资,会获得比存款利率更高的稳定收益。最后,我国已建立比较规范的资本市场。有效的监管有利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但是,证券交易指数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不能用证券交易指数衡量证券监管水平。我国证券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增设了科创板,上市注册制稳步推进,市场透明度不断提升,严格监管的态势不断加强,股票市值和债券规模已上升到全球第二位。
戴相龙认为,2025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会有所下降,预期股市会有更好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指出,金融强国的标志是国际化的本币和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金融强国是基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以严格的契约精神以及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制度等为软实力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人民币的自由化、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两大支柱”。
发展耐心资本是系统的工程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指出,发展耐心资本是系统的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基础制度,统筹协调政策体系,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肖钢认为,发展耐心资本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科研团队有耐心,企业创始人有耐心人,出资人有耐心,政策有耐心。首先,更好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作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天然与科技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更能够匹配科技创新周期长、失败率高、风险大的特点,是科技创新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其次,持续改进政府引导基金的功能。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人民币基金中,政府引导基金和政府出资平台合计披露认缴出资占比47%,对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起到了很好作用。再次,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主企业,大型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风险投资,大大增加了全社会耐心资本的供给。最后,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需要打造一流的投资家队伍。做到懂战略、有情怀、敢担当、强专业,把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统一起来,遵循行业基本规律,做好投资策略设计和精准有效施策,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效率。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指出,要大力促进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发展,加快落实2024年9月发布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完善PE、VC、募投管退的政策,协同推动政府引导基金的长周期考核,努力畅通科技、资本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推动存量资产证券化
资本市场联结投融资,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增长,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建设稳定、高效、繁荣的资本市场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资本市场联结投融资,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增长,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肖钢认为,证券市场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提高证券公司的公信度和把长期资金转化为资本的能力,尽快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证券公司。
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河指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桥梁,证券行业在现代金融的实践中,更能凸显出较强的功能优势。现代金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由创造货币流动性到创造资产流动性”的功能性升级。证券公司恰恰可以凭借自身在资产定价方面的优势,多品种金融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以及广泛的上下游客户群体,有效推进存量资产证券化,扩大资产流动性,提高存量资产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此过程中,不断满足机构的金融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财富管理需求,保障资本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和增量发展。
毛寒松指出,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已经居于全球第二位,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市场的包容性稳步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逐步提高,市场的生态整体向好,在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要培育市场的投融资文化,坚守法治诚信,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彻到信息披露的全过程,把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更加有利于支持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有针对性加强中小投资者的教育,创造优良的市场软环境。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