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维多利亚港,船来帆往,阳光明媚。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香港风采依旧。
1月13日,在维港之畔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第十八届亚洲金融论坛拉开帷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及商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2025年经济增长新引擎,热议中国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新政策。
擦亮国际金融中心底色 打造创科中心名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均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已准备好启动下一个增长引擎,为亚洲地区整体发展作出贡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
“新引擎”指向何方?李家超指出,展望未来,香港将专注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现有优势,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的竞争力;二是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等;三是拓展海外网络,尤其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拓展重点。
除了进一步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香港特色优势,与会人士普遍看好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我们在亚洲金融论坛可以感受到‘科技’的声量。”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刘会平表示,在推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香港可以在协助科创企业对接资本、人才特别是对接国际市场和合作伙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香港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更多创新项目步入正轨。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在论坛会场设立展台,现场人才济济,银企交流、推介氛围浓厚。据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介绍,今年的论坛有更多来自东盟、中东和中国内地的代表。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指出,未来经济增长将与以往有所不同,传统的增长模式正面临资源限制、环境压力等挑战。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金融科技和医疗创新等元素,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业需要更好地探讨如何支持新一代创新企业及产业发展,推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
出台一揽子措施深化金融合作
长期以来,香港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论坛期间,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宣布了一系列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的新措施,进一步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这些政策包括: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发展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抵押品的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推动落实两地快速支付系统等。余伟文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欢迎中国人民银行新增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参与银行,为香港居民在内地消费、生活、出行等方面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支付服务。
许正宇认为,这些产品能够进一步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品篮子,提升市场流动性。“这对我们做大境外人民币市场有积极意义”。
展望未来,香港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仍有坚实的支撑。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霁表示,未来中央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地位的巩固,支持香港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指出,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要继续发挥好这一窗口作用。同时,香港作为贸易中心也要更好发挥平台作用,这对于香港持续繁荣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都是有益的。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