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聚焦外滩金融峰会

2024-09-09 11:3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既能促进科技创新,又能保障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

日前,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与会嘉宾围绕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的话题分享了看法。

金融支持正向创新的前端延伸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高度重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居首位;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表示,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即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具的创新,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定价,为投资者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提供相对确定性的融资方案。而科技创新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不同,对资金的需求也不同。

“创新通常包括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依次递增,越是前端风险就越高。据估算,这三个阶段的投入比大概是1∶10∶100。在研发阶段,资金主要来自企业或个人的自筹及政府引导;中试阶段,资金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产业化阶段,资金主要来自商业银行贷款和政府扶植资金及其他渠道、市场渠道的资金。”尹艳林指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主渠道。当今世界范围内,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呈现出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因此,金融对创新的支持也正在向创新的前端延伸。

在这种趋势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支持也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强调,商业银行服务科技企业一定要久久为功,要有周期性的安排,要通过成为生态连接者、做孵化器等方式发挥黏合剂、撮合者的作用。“商业银行已经在转变,向前端进发、向投行进发,和投行联动。商业银行也在转变,不仅是资金提供者、金融综合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社会资源配置和整合者。”他说。

共建更完整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

银行是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创业投资、资本市场、政府引导基金等也共同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同资金供给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的迫切性十分凸显。

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着重强调了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性。他认为,应以股权投资基金为核心,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股权投资基金在科创成长的早期,特别是0到1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当中小科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一定的现金流、固定资产和利润,包括贷款、债券、保险、IPO在内的其他金融工具可以及时跟上,由此组成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在国泰君安证券总裁李俊杰看来,“可持续的科技金融体系”应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较为专业、精准地匹配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的综合服务;二是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实现投资和融资相协调,供给更多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进而形成畅通、可持续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模式;三是金融行业不同业态之间,包括银、政、保等各个行业共同形成完整的科创金融生态,主动融入科创生态中,成为科创生态的一部分,几类机构功能互补,能共建更完整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更好地为科技企业提供完整接续、全面的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