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接近尾声。在今年的半年报披露中,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分红计划成为了一大亮点。虽然还未全部披露完毕,但是当前已披露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高,多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提出中期分红。
上市公司分红不仅可以反映公司运营情况,还可以提升投资者信心,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我国分红体系正逐步完善。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将来上市公司分红数量将持续增加。
已披露分红公司数量创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A股共计530家上市公司官宣中期分红,而去年中期分红的公司还不足200家,分红家数已创出历史新高。同时,总计分红金额超2000亿元。
从现金分红金额看,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510.27亿元、402.65亿元和177.68亿元,位居前三。此外,中国平安和中国电信的现金分红总额均超100亿元,分别为168.40亿元和152.90亿元。
从每股分红的角度看,每股分红在1元以上的公司有4家,吉比特分红数量最多,达到每股4.5元;其次,中国移动每股分红2.3789元;甘源食品每股分红1.092元;键邦股份每股分红1元。
从分红比例看,老板电器、中能电气、弘亚数控均称,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上限为不超过相应期间净利润的100%;肇民科技中期现金分红比例上限为80%。另有多家公司拟分红比例在50%及以上,包括丸美股份、司尔特、赛伦生物等。
而从分红行业来看,今年证券公司中期分红积极性大增。东吴证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3.73亿元。第一创业证券拟以现有总股本42.02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实际分配现金红利为0.42亿元。西部证券、国海证券计划中期分红总额分别为0.45亿元、0.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已有公司2024年中期分红落地。包括紫金矿业、北新路桥、歌尔股份等多家公司中期分红已实施完毕。其中,紫金矿业公告称,已实施完成中期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6.58亿元。
多家公司首次公布中期分红
除了分红公司家数创下新高外,不少上市公司还是首次发布中期分红方案,并实施高比例分红。
例如,8月22日,东阿阿胶公布了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39.03%;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1.44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7.37亿元,分红比例接近100%。方正证券则是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推出中期分红计划。据披露,方正证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不超过3.95亿元(含税)。中国重汽、平安银行、上海能源也是近年来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
对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中期分红的趋势,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上市公司来说,中期分红展示了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投资。而对投资者而言,在中期阶段就获得一定的收益回报,能够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投资积极性。
政策支持分红体系不断完善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识的提升,得益于监管层的持续鼓励和引导。特别是今年以来,监管层、交易所持续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和频次。
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国务院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8月25日,中国证监会在官网表示,正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
同时,针对不合理不合规的分红,监管部门也及时纠正。上交所此前曾要求某上市公司结合近年盈利水平、资金使用情况,补充说明公司在货币资金余额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连续多年不或少现金分红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大额资金闲置的情况。深交所则针对某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披露有误的情况下发监管函,对企业未履行分红承诺的行为进行问询。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在监管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现金分红日益受到上市公司重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到中期分红的队伍,增加分红频次,扩大分红规模,预计将来上市公司分红数量将持续增加,这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