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7月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4.8%

2024-08-16 16:3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8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内暴雨洪涝、极端高温等短期因素带来的扰动,在宏观政策加力实施作用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7月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其中,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数据显示,7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6%、9%、5.3%、5.1%,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7.8个、4.2个、0.5个、0.3个百分点。

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

谈及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恢复状况,刘爱华表示,从7月房地产领域主要数据情况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

数据显示,1-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6月收窄0.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4.3%,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1.3%,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多数房地产的指标仍然处于下降之中,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中。”刘爱华称,下阶段,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数据显示,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7611亿元,同比增长3.6%,比1-6月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9%,制造业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2%。

刘爱华表示,目前“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未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政府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将持续释放。

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6758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89亿元,增长6.5%;进口15369亿元,增长6.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019亿元。

刘爱华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进出口实现了质升量增。进出口的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家用电器、集成电路、船舶等重点产品的出口优势继续得到巩固。

与此同时,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形势向好。1-7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7.1%;其中对东盟增长10.5%,对美国、韩国进出口额分别增长4.1%和8%,增速都有所加快;对欧盟的进出口额同比由降转增。

“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产业体系完备、创新性强的供给优势。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引领下,外贸主体活力足、增长韧性强的优势不断显现,外贸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增强,将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积极作用。”刘爱华说。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回升

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1-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受消费需求持续恢复、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也有所扩大。”刘爱华表示,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9.3%,鸡蛋价格上涨4.4%。非食品方面,受到暑期出游需求比较旺、相关服务价格上涨的影响,非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个百分点。

刘爱华称,总体上看,7月CPI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下阶段,高温多雨等季节性因素对鲜菜等食品价格都会有一定的上行推力,但是考虑到应季果蔬供应总体充足,工业消费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服务方面上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同比涨幅或相对有限,综合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三个分类走势看,下阶段价格水平仍将保持基本平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