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57万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4.4%。
《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信用证结算总量较上一年有明显提升,规模超3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4.9%;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业务均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34.7%和16.7%,国内保理业务依旧为主要增长点,占比达94%。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贸易金融方面开展了很多创新实践。《报告》显示,在贸易金融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数字金融业务、普惠金融业务和绿色金融业务创新,以数据资产为依托,探索产业链数据模型授信应用,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提升贷前尽调和贷后监测质效,以自动化、智能化流程重塑服务效率。加强对普惠小微外贸企业便利化授信服务支持,并通过政、银、企全方位科技合作联动,支持普惠金融创新服务。商业银行不断提升对绿色金融客群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宽绿色客群的服务范围和融资渠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对贸易金融业务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报告》建议,商业银行要找准贸易金融工作定位,持续提升贸易金融服务实体能力,着力化解贸易金融风险隐患。同时,商业银行要着重提升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内贸与外贸融合发展,提升整体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生态级贸易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涵盖存货、应收、预付等全生命周期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赋能产业链各环节全场景发展。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