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会”)晒出了“十三五”时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事业发展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6857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58%,比同期通货膨胀率高出5.36个百分点,大幅超过“十三五”规划预定的收益目标。
同时,自受托以来,养老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1986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6.89%,明显高于保底承诺收益率,为地方养老基金保值增值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时期,社保基金会从发挥全国社保基金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功能出发,积极向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提出加快基金积累、做大做强战略储备的政策建议。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资金净拨入累计215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累计6857亿元,基金规模从期初的1.51万亿元增加到2.4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27%,基金积累步伐明显加快。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动用500亿元,用于弥补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费政策后部分省份基金收支缺口,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的功能更加彰显。与此同时,积极服务大局、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在涉及国计民生产业、国家重大项目等方面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300多亿元。
“十三五”时期,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金类别,已由单一管理作为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发展成为全国社保基金、受托地方养老基金、划转中央企业股权三类资产多样化管理的格局。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规模从期初的1.80万亿元跃升至5.2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3.93%,是机构成立以来管理规模增长最快的时期。
同时,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截至2020年底,养老基金签约省份已覆盖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同金额约1.24万亿元,实际到账超过1万亿元。
此外,全面、积极落实国务院制定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作为国有股权的承接主体,积极配合财政部、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坚持“应划尽划”原则,启动并基本完成中央企业股权划转工作,规模近1.67万亿元。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