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多措并举 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2020-07-06 13:47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在下半年即将到来之际,李克强总理于6月28日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对下一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进行具体部署。这对于我们做好下半年的外贸工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几个月我国外贸有所回稳,但是“外贸环境依然严峻复杂”。这是基于当前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及其引发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等基本事实作出的冷静而客观的判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负4.9%,比4月份的预测低了1.9个百分点。世贸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将下降13%至32%。在此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将面临多重挑战,如,疫情仍在流行的部分国家重启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出现不少断点和堵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影响全球化进程等。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外贸环境,“我们要做好最困难的打算,但同时要向最好方向努力。”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外贸增长与实际利用外资的增加,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在转向以内需增长为主的模式,但外需或净出口依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2017年、2019年,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1%和11%。与此同时,利用外资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借鉴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2019年我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4万家,实际利用外资9415亿元,增长5.8%,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当前,我国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8亿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员的23%。由此看来,稳外贸、稳外资,对于“六稳”“六保”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积极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部署,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的政策正在落实之中。为适应外贸形势发生的新情况新挑战,当前要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助力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破解难题,更好支撑就业稳定。事实上,我国制造业中纺织、箱包、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很大比例,这一类产业出口下降,对就业会带来直接冲击。要研究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促使企业稳岗不裁员,切实把保就业落到实处。完善出口退税方式,加快退税进度。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为应对特殊时期的新挑战,需要发挥金融在稳外贸中的积极作用。从当下形势看,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不是复工复产的问题,而是商品的流通以及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对此,有必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纾解外贸企业流动性困难,继续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在正常情况下,外贸拓展促进了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而金融机构相关的国际金融服务创新也促进了外贸发展。但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时期,国际经贸环境变得严峻复杂,外贸企业面临更大困难,这也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需要金融机构与外贸企业双方更好地沟通协调、相互支持,形成金融与外贸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格局。为此,需要金融机构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更加务实的创新,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多种方式的融资支持,为外贸企业纾困。

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加快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前需要把稳外贸稳外资放在扩大开放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加快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稳外贸稳外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践表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扩大开放的有效政策,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宝贵力量。下一步,为应对国际经贸和投资领域新的风险挑战,需要坚持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巩固和提高利用外资的实际成果,保持稳中有增、稳中提质的势头。近日发布的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与2019年版相比,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提高了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的开放水平。压缩负面清单,能够起到在国际经贸“逆风”中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的作用。要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增强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让中国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