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5日起,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全面启动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聚焦重点群体,通过开展阵地化、优质化、数字化、立体化的金融知识教育普及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让消费者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切实提升消费者在金融活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在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
筑牢金融防线 守护最美夕阳红
“这230万元是要给我孩子买房用的,我不会上当的。”近日,八旬老人王奶奶(化名)前往浦发银行武汉分行一网点柜台,声称要将卡内定期全部提前支取并转入他行个人卡内。由于老人持有的定期存款具有金额大、笔数多,且其中多笔即将到期等特点,引起了网点工作人员的注意。通过反复沟通,老人坚持表示“因儿子买房,需要用钱必须一次性付清”,但当问及房产的具体情况及细节时,老人却无法说明。
综合异常情况,网点判断老人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立即向老人子女打电话核实转账事宜,但子女均表示家庭无买房需求,希望银行协助拦截老人转账,并立即报警请求公安协助。经过几个小时沟通劝阻得知,老人确实是遭遇了电信诈骗,接到陌生电话自称是“公检法”,声称老人涉及一起案件,需尽快转移其名下所有资金至安全账户,并且必须保密,不可告知任何人包含家人,否则会因为自己的案件连带影响家里人的工作和生活,一步步骗取老人信任。在银行工作人员及公安民警的共同劝阻下,老人最终幡然醒悟。
浦发银行武汉分行温馨提示:老年人对于电信网络渠道获取的各类信息一定要提高辨别能力,加强防范意识,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多找子女、信得过的朋友商议,不盲从,不冲动,不轻信,不转账。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提供骗子的账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堵截征信修复陷阱 用心守护新市民
近日,新市民张女士(化名)前往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网点柜台,要求办理非账户柜面限额调整业务。经了解,张女士曾接到陌生电话,称其身份信息为学生账户,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否则会影响房贷等其他贷款的申请。
信以为真的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把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验证码等信息告诉对方,并拍下个人正面照片发送给对方。骗子通过上述信息,欲将张女士银行卡内3万余元转走。但因该卡长期未使用,银行按照账户分层分类管理和保护账户资金安全的相关要求,将其非柜面限额下调至1000元,骗子指导张女士转账失败。后经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劝解,张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挂失账户,并报警,避免资金损失。
浦发银行武汉分行温馨提示:对于陌生人要求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号码、银行账户、验证码、密码等信息坚决不予理会。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