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运行情况

2024-07-05 16:36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2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简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深耕湖北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年投放各类贷款1432亿元;年末贷款余额5003亿元,较年初净增875亿元,净增额居农发行系统第2位。获得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统计数据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多年获得“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单位”等荣誉。

【业务发展】

一、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一)支持粮棉油收购和产业发展

一是统筹推进粮食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累计投放贷款 144亿元,支持企业收储粮食197亿斤,粮食收购市场份额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二是推进重要粮食物流节点、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审批6个长江沿线粮食物流节点建设项目,审批贷款17.3亿元、投放贷款3.4亿元:审批8个粮食应急储备中心建设项目,审批贷款15.6亿元、投放贷款2.5亿元。三是支持粮食全产业链稳链发展。投放粮食全产业链贷款29亿元:发放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项下贷款 4.3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 2.3亿斤。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向重点帮扶县、大中型安置点和定点帮扶地区发放帮扶贷款364亿元;向28个脱贫县投放贷款279亿元: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 47.3 亿元,

(三)推进示范区建设

与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共建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8+2”(嘉鱼、红安、麻城、大悟、郧阳、恩施、来凤公安8个县市区和随州、黄石2个地级市)实验示范区,累计向“8+2”示范区发放贷款226 亿元。

(四)支持农业农村建设

一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强县工程,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443亿元、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206.5亿元、农村路网建设贷款76.3亿元。二是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聚焦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全年投放产业贷款305亿元。实施“农地+优势(特色)产业”“农地+优势资源”“农地+区域发展”“农地+全产业链”“农地+生态资源”“产业化联合体”等模式,支持一批特色产业发展:投放农地贷款130亿元,支持全省全域国土整治项目建设其中,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提质改造耕地5.5万亩。

二、全力服务稳经济大盘

发挥“扩投资、带就业、稳大盘”综合效应,主动认领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新增信贷计划,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83笔,金额101亿元,占全省投放额度的45%。一是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项目建设。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信贷政策,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为项目提供全方位融资融智服务,审批贷款130亿元、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10亿元拉动投资超千亿元。二是落实“保交楼稳民生”决策部署。投放农发行系统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累放额居农发行系统前列。三是助力制造业发展。全年投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9.6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6.4亿元,分别排名农发行系统第3位和第1位。

三、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抢抓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机遇,全力服务湖北形成多级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一是支持都市圈建设。投放贷款439亿元支持襄阳都市圈和宜荆荆都市圈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万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二是支持示范区建设。投放4亿元支持随州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投放10亿元支持恩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投放103.5亿元支持天潜仙“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投放19亿元支持神农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四、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全年投放普惠小微贷款12.9亿元、支持普惠小微企业216家;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9亿元。一是实施物资供应链、资金供应链融资模式。围绕农地、流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以核心企业为重点,为项目建设、运营等环节的上下游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通过不断延长贷款链条实现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全覆盖。二是用好“楚天贷款码”信贷业务管理系统。线上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全年在线办理业务798笔,进一步提升融资效率。

(二)让利小微企业

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累计为普惠小微企业减免各类费用合计600万元。

五、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聚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节能环保和绿色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全年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69亿元,年末绿色信贷余额1512亿元,居农发行系统第2位。一是支持碳减排项目。累计审批碳减排贷款项目13个、金额158.2亿元。二是探索创新绿色信贷支持模式。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十堰市郧阳区生态产品价值开发利用项目被总行作为绿色信贷创新典型案例推广。三是打造绿色信贷示范区。与宜昌市共建农业政策性金融绿色发展实验示范区,研究推出15项优惠政策、对接绿色信贷项目37个,累计投放61亿元。与十堰市人民政府签订《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十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投放39.9亿元支持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四是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578亿元,同比多投 200亿元。五是投放水利建设贷款141亿元,支持重大民生水利项目建设。

【风险管控】

一、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汇报机制。按季召开专题风控会议,分析、研判全面风险管理情况,压实“三道防线"职责。二是建立以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类别风险管理报告、前台业务部门风险报告、风险事件报告为载体和矩阵式传递为路径的风险报告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互通。

二、防范信用风险

持续加强信用风险事件跟踪管理和监测,建立重大风险企业、逾期欠息企业周报告制度:加强信用风险监测,及时制定风险化解预案,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三、做好不良贷款控新降旧工作

做实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严防新增不良风险。严格落实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加强对存量风险及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加大现金清收力度。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4962万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 0.02个百分点。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是为重点客户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利用客户营销、回访等时机宣传稳经济大盘金融政策和信贷支持息费减免等方面的举措,帮助金融消费者了解自身权益。二是规范经营行为。将诚信经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融人客户服务全过程,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规定标准、规范流程向客户推荐适合的信贷产品;加大客户服务违规行为排查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规行为。三是提升投诉处理水平。明确投诉案件的责任范围,明晰投诉渠道、投诉电话、受理部门,及时处理投诉。四是开展官教活动。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和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项宣传活动为契机,向大众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全年组织辖内机构开展宣传活动3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近2万份:线上宣传阅读点击量超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