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运行情况

2024-07-04 17:01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2年,国开行湖北省分行(简称)坚持开发性金融职能定位,深入贯彻回归基础设施银行职能定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经营业绩稳中向好。截至年末,表内贷款余额6829亿元,较上年增长5.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829亿元,较上年增长7.0%,外汇贷款余额144亿美元,较上年下降 11.1%。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为零。

[业务发展]

一、积极落实基础设施基金投放

全力做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为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汉川至天门段项目建设投放资金,是湖北省首单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为襄荆高铁项目投放资金47亿元,是湖北省单笔金额最大基础设施基金。全年累计投放10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占全省投放总额47%投放金额排名省内第一。

二、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

一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全年对郑州至万州铁路湖北段、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等项目发放贷款86亿元,对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汉川至天门段等项目实现授信470亿元。二是加大水利工程支持力度。为武汉经开区“四水共治”、青山北湖综合整治两个百亿级区域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提供贷款支持;实现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评审授信。

三、高质量完成基础设施领域重点规划编制工作

聚焦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分析客户需求、研究融资支持路径,编制《开发性金融服务湖北省“十四五”交通建设融资规划》《开发性金融服务湖北省“十四五"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融资规划》,为交通能源重点客户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其中《开发性金融服务湖北省“十四五”交通建设融资规划》被国开行总行评为“优秀方案”。

四、全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加大制造业与科创专项贷款投放力度。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余额154亿元,新增余额同比增长130.4%;发放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 98亿元,同比增长52.3%。二是创新融资模式。发行5亿元华工科技超短期融资券,是全国落地的首单“专精特新"专项债券;支持打造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于一体的多样化云服务算力集群,实现超算中心项目评审授信3.6亿元;发放长江存储专项贷款,助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完成400亿元长江存储EQ项目全额授信,该项目是开发银行系统内单体授信金额最大的产业项目,得到王忠林省长肯定性批示。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一是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部署,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融资工作,着力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推动省内首个“购买+改建”项目融资落地,打造保障性租赁住房融资体系建设的“联投模板”,是开发银行系统内落地的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全年向武汉、黄石等7个地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授信78亿元,支持1.7万套房源的筹集工作。二是用好用足助学贷款产品。创新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举措,加大对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学生及家长的宣介力度。全年新签助学贷款11.1万笔;发放11.67亿元,同比增长42.9%。对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实施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等方案。三是加大小微企业转贷款工作力度,纾解小微企业流动性压力,引导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行。通过10家转贷行,全年发放286亿元转贷款,同比增长130.8%;年末余额新增49亿元,同比增长37.9%。

[风险管控]

一、加强内控合规管理

(一)强化管理长效机制

以开展“内控合规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健全档案管理、后督检查等13 项长效机制,将内控合规管理要求嵌入分行业务全流程,补齐内控合规机制短板、弱项。对近年接受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完成率达到100%。

(二)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一是完善数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EAST工作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二是设立数据治理专、兼职岗。通过每日数据管理系统监测、每月明细化业务台账比对、实时重要数据前置审核等手段,严把基础数据质量关,进一步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二、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一是优化办公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督办协调,切实发挥“以督促干、以督促效”的作用,助力重难点工作攻关。制定并逐项落实全年保密工作要点,认真组织保密与国家安全教育培训、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设备排查、定密统计与管理等专项工作。二是做好科技支撑保障。深化信息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通过制定IT应急预案,开展演练工作,提升银企直联服务水平。全年未发生影响信息安全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