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9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运行情况

2020-11-11 11:35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19年,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简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截至年末,分行资产总额970.50亿元,负债总额960.15亿元。信贷规模跃上新台阶,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77.30亿元,较年初增加124.96亿元,增长14.66%,分别高于系统和全行贷款余额增幅0.51个和2.89个百分点;本外币存款余额29.27亿元。荣获“2019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全国金融模范职工之家”等奖项。

【业务发展】

1.加大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稳中提质。认真执行总行稳外贸稳外资19条措施,加大对全省外资外贸的支持力度。组织召开全省外贸出口企业座谈会,与湖北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以及各地市商务局合力帮助外贸企业降成本。投放重点覆盖东风汽车、安琪酵母、大冶特钢等湖北省外贸龙头企业;融资支持的华中地区能源行业首次走出国门收购秘鲁水电站,支持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完成省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第一单”“融资+融智”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安琪酵母俄罗斯工厂竣工投产。截至年末,政策性业务余额179.11亿元,较年初增加46.22亿元,增长34.78%;外贸及外贸产业贷款余额740.77亿元,较年初增加143.31亿元,增长23.99%。

2.支持湖北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做好“一带一路”项目储备,推动一批示范性、标志性项目落地。为湖北省企业承建泰国和黄兰查邦港提供授信,支持泰国第一大深水港和唯一一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支持企业承建被中巴两国誉为“友谊之港”的巴拿马阿马多尔邮轮码头项目;为印度尼西亚巴比巴卢燃煤电站项目开立双币种质保金保函,有效解决企业应收款压力与当地居民的用电困境;为企业承建科威特南穆塔拉城项目提供76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助力解决当地城市周边人民的住房、饮水等民生问题。截至年末,“一带一路”贷款余额86.27亿元,较年初增加10.10亿元,增长13.26%。授信范围覆盖东南亚、南亚、非洲、中东和加勒比等区域的十余个国家。

3.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压缩低效、高风险领域授信业务,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方式继续压降产能,助力湖北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湖北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协助打造“芯屏端网”产业生态和“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国家和地方战略在湖北的落地实施提供金融支持。为华星光电、长飞光纤和烽火通信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生产经营;为武汉市重大项目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支持武汉天马G6二期项目、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等项目,紧贴相关产业发展做好项目跟踪营销。截至年末,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76.5亿元,较年初增加16.01亿元,增长26.44%。

4.重点围绕“补短板”,着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全省基础设施大投资、大建设、大提升的黄金期机遇,加大对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推动省国有资本向重大基础设施集中,推动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先后支持黄冈至黄梅高铁、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南段、仙桃段)、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潜江至江陵段)、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荆州煤炭储配基地、荆州城北快速路等多个省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批放贷金额超过100亿元;跟踪郑万高铁湖北段、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鄂州顺丰机场、荆州盐卡综合物流园、鄂州三江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截至年末,基础设施贷款余额418.31亿元,较年初增加62.06亿元,增长17.42%。

5.加大对民营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监管及总行出台有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十三条相关要求,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对省内优质民营企业如武汉联影、长飞光纤、人福医药等提供融资支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扶持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转贷款业务品种,与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等达成合作意向,累计放贷5亿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截至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50.35亿元,较年初增加39.9亿元,增长9.73%。

6.加强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攻坚战。为湖北秭兴长江大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香溪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秭归港茅坪二期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对口扶贫县秭归县实现脱贫摘帽;融资支持湖北粮油采购黄家村茶油产品、支持湖北能源整合水电拍卖项目,助力当地农户和贫困县鹤峰县精准脱贫。

【风险管控】

1.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制定风险防控三年行动方案。从重点风险项目攻坚、存量不良贷款处置、潜在风险项目化解、分行风险偏好目标、合规及操作风险管控等维度明确未来三年分行风险防控主要方向和具体措施。推进经济资本计量结果应用。定期开展存量授信业务内评法下经济资本计量、风险成本率测算,量化管控指标设置,实行动态监测,探索和完善风险量化管控指标在稳增长、促效益、调结构、控风险等领域的有效运用。强化风险条线双线报告工作机制。围绕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完成季度《风险条线报告》,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整体水平。

2.优化授信管理工作机制。完善风险分析例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实质性风险管控,鼓励早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早争取主动,提升风险例会实效。督促业务处室做好授信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问题;从风险经理独立视角开展风险识别、分析、预警、监测,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安全。修订完善贸易金融业务风险防控制度。制定《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贸易金融业务风险控制实施细则(2019年修订)》,进一步完善贸易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全面梳理贸易金融业务授信准入、尽职调查、评估审查、发放支付、业务操作、后期管理、档案管理等环节风险点,确保业务合规、高效、有序开展。优化授信发放审核机制。加大对贷款发放时点收益变化情况重新审核力度,持续推进对因资金成本变化导致贷款发放节点利差空间收窄的信贷业务报价重审机制,强化贷款收益把关职能,在严守风险底线同时,促进业务规模和收益“双提升”。

3.巩固乱象治理成果。完善存量问题整改推进工作机制,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统一部署,推进自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问责工作。以巩固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成果为抓手,对照银保监会巩固乱象整治工作要点,扎实开展各类常规、专项自查、互查及检查,边排查边整改,切实提升检查的针对性,加大责任追究问责力度。

4.强化内控合规精细化管理。强化制度对标与贯标,积极开展“内控合规制度优化月”活动,制定年度制度建设计划及评价计划,累计完成制度新建和修订27项,有力筑牢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基石,从源头夯实合规基础。科学做好内控评价工作,通过“专题动员部署、定期通报进展、结果审定把关”三阶段制定方案,分阶段、按节点有序推进内控评价工作开展,对内部管控和经营管理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揭示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控制缺陷,提出改善风险管控措施。加强案防和操作风险管理,以银保监会和总行案件警示教育活动为抓手,完善案防制度机制,制定覆盖反洗钱、征信、印章管理、信贷业务、贸易金融业务、账户管理等二十余项案防专项排查工作计划,确保“零”案件。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巩固年”活动,进一步增强员工“规矩意识、红线意识、底线意识”,推动形成全行上下“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良好合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