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7年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运行情况

2018-11-13 10:56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航天金租(简称)是由航天科工系统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机械总公司、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央企、地方国企、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武汉市。公司于2016年12月8日获得中国银监会筹建批复,2017年4月17日获得湖北银监局开业批复,4月18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5月10日获得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的运营批复。

  航天金租坚持国家战略导向、监管导向、市场导向,秉持“风控第一、稳健经营、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突出“军民融合”特色,践行并发挥航天科工“高技术、国际化、多渠道、大数据、体系化全流程”的五个独特优势,以“建设国内最具特色的金融租赁公司、打造金融租赁行业百年老店”为战略愿景,以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租赁服务为使命,立足湖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广大客户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支持国家及地方建设,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实体经济转型。

  2017年,航天金租坚持“打基础、定制度、建文化、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截至年末,公司实现业务投放52.28亿元,租赁资产余额44.67亿元,公司资产总额57.79亿元,负债总额27.2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利润总额7057万元,实现净利润5300万元。全年,公司获得22家金融机构综合授信批复,落实授信总额347亿元,累计获得融资28.28亿元。公司资本利润率为3.47%,资本充足率为68.58%,全部应收融资租赁款五级分类为正常,不良率为0。2017年,公司最大单一承租人投放余额3亿元,占资本净额比率9.65%,符合不超过30%的监管规定。公司计提拨备余额为6744.71万元,拨备率为1.51%。公司共收回租金46笔,金额总计5.99亿元,全年应收租金均按合同约定全部收回,租金回收率为100%。

  航天金租构建了以“三会一层”为主体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设立了10个职能部门,暂未设立分支机构及网点。公司共有从业人员54人,队伍素质较高。

  【业务发展】

  1.明确业务定位,推进军民融合。一是依托股东背景,以智能制造、商业航天、智慧产业等“军民融合”业务为核心,为航天三江和航天科工内部“军民融合”项目和企业,其他军工央企以及军转民、民参军的各类企业提供优质金融租赁服务。二是以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业务为重点,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市场导向和监管导向,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及其他租赁同业密切合作,为广大优质客户提供服务。针对以上领域,公司制定《融资租赁业务投向指引》,进一步明确业务发展方向。

  2.加强渠道建设,获得优质项目。一是积极推动航天三江与航天信息、航天云网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促进三方在征信、风险防范、业务开拓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公司在航天云网上建立金租专区,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促成相关项目接洽。二是参加中国租赁年会、外商融资租赁年会、通过会上发言宣传航天金租的发展理念和核心业务,为公司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内部成员单位按4个业务团队划分营销区域、对象和责任,实现对航天三江和航天科工的营销全覆盖。四是实行中后台与前台“结对子”,充分发挥全员营销和资源共享作用。五是要求业务部门按照各自营销区域,每个团队乃至每位客户经理分别与2-3家银行深度融合,积极获取优质客户。

  3.业务结构相对合理,军民融合项目起步。截至年末,累计完成35个项目投放,金额52.28亿元。其中,军民融合项目16个,金额6.54亿元,占比12.5%。从投放行业看,制造业19.48亿元,占比37%;基础设施15.54亿元,占比30%;电力、医疗、矿产、农业分别为2.50亿元、2.40亿元、2.00亿元和1.60亿元,占比分别为5%、5%、4%和3%;其他行业和领域8.60亿元,占比16%。从项目区域看,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其中,京津冀地区占比33.12%,长三角地区占比10.67%,华中地区占比17.66%,西南地区占比23.17%。在华中地区投放的项目中,湖北地区投放金额合计2.26亿元,占比4.32%。

  4.全力推进内部项目,支持集团产业发展。利用航天科工和航天三江的各种培训和会议机会,积极宣讲金租知识、产品和案例,加大对内宣传,推广金租业务。在航天三江和航天科工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内部企业需求和痛点,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优质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截至年末,公司投放内部项目14笔,金额4.04亿元,占比7.73%。

  5.积极与银行机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交流互访60余次,与36家建立合作关系,获得22家授信批复并与11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达347亿元。全年,公司累计获得融资28.28亿元,其中,累计获得财务公司存款13亿元;同业借款11亿元;应收租金质押融资2亿元;票据融资2.28亿元。

  【业务和产品创新】

  积极探索产品创新,以直租、回租和转租三种基本模式为基础,根据客户需求,量身设计交易结构和融资方案,尤其是针对股东及其成员单位,推出专业性更强、存在余值风险的经营性租赁模式,通过“直租+回租”“直租+经营性租赁”等组合模式以及联合承租人等方式,提供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可表外融资)、降杠杆减负债、促销售降“两金”、为压减任务提供金融服务。

  【运营管理】

  1.确立组织架构,强化公司治理。构建以“三会一层”为主体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设立10个职能部门。自批筹以来,公司共召开6次董事会、6次股东会和2次监事会,按照《公司章程》,审议通过了公司基本制度、薪酬及考核方案、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等。公司多次邀请监管部门参加董事会会议并指导工作。通过董事微信群、董事会工作简报等,畅通与股东和董事的联系,多次召开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会议,研究讨论公司发展战略、产业方向和能力建设等重点问题,初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愿景和战略。

  2.加强团队建设,规范薪酬管理。严格执行股东会审议通过的薪酬方案,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其中绩效占比65%,按一定比例延期3年支付。通过季度绩效和年度绩效的考核拉开收入差距,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坚持员工培训常态化和制度化,累计开展全员培训10次,邀请业内专家8人,参加外部培训32人次。

  3.夯实内控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对前期报送监管部门的84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三突出”和“三结合”原则,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全年共制定完善104项制度并汇编成册,印发全员学习掌握,通过考核考试达到以考促学、学用相长的效果。公司将制度考试成绩和执行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通过董事长办公会、总经理办公会、专题办公会、周例会、周计划等方式强化制度的落实。

  4.优化信息系统,保障运营稳定。选用业内先进的用友“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通过第三方安全评估和湖北银监局的现场检查验收。开业后,首笔业务即实现在“业财一体化”系统的线上投放。第一时间开通集团商密网和各类监管数据报表的报送平台。完成了协同办公OA系统的上线运行,满足固定办公和移动办公的需要,极大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积极做好病毒库更新、核心数据灾备、应急演练等运行维护工作,保障公司运营高效稳定。

  【风险管控】

  1.建立三个层级风险职能管理体系,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夯实公司风险管控基础。一是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风险决策的最高层,以总经理为中心的高管层为风险管理决策层,公司各部门为风险管理的执行层的全面、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构建业务条线、合规审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的“四大风险防线”。三是借助律师事务所和航天科工专家评审的专业力量,对公司租赁业务合同模板进行评审、修订、完善,并借助强制执行公证等法律手段防范可能出现的执行风险。四是聘请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业意见,供公司决策参考。五是利用自身条件、集团和社会专业力量,探索“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辅助风险管理决策。

  2.坚持“平行尽调”原则,做好项目租前尽职调查。一是坚持风险和业务部门现场开展尽职调查,同步沟通和协同配合,实现风险防范的端口前移。二是对于重点或疑难项目,公司领导现场协调解决有关事项。三是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查询系统,通过人行征信、航天爱信诺、风报、万得(WIND)等系统查询客户企业信息,通过中登网查询和登记租赁物,开通和使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调查了解承租人的经营及信用状况。核实租赁物的价值和权属,综合评价项目风险。四是采取对业务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措施,提高公司债权实现的效力,同时降低成本,进一步防范法律风险。

  3.严格开展项目立项和评审,全面评价项目风险。建立以“项目立项和评审制度”为核心的风险防控体系,公司总经理对评审通过的项目有“一票否决权”。公司全年申请立项项目297个,召开项目立项会议31次,通过立项会的项目263个;召开项目评审会议50次,提交评审会的项目75个;通过评审会的项目58个,实际投放项目35个,金额52.28亿元。其中,对已过评审会项目,动用总经理否决权2次。

  4.加强租后管理,确保公司租赁资产安全。一是坚持差别化原则,根据租赁资产分类结果调整项目租后管理频率和重点检查事项。二是定期开展非现场检查,掌握租赁资产的真实信息,防范租赁物被用作重复融资,保障租赁物权属清晰。三是及时开展现场检查,实地走访承租人、担保人,查看租赁物、抵质押物等,及时预警或有风险。截至年末,公司收回租金46笔,金额总计5.99亿元,全年应收租金均按合同约定全部收回。

  5.强化内审稽核,积极配合外部检查,敦促整改提高。一是按照航天科工专家组对公司合同文本的审核建议,逐项落实,逐条修改。二是配合股东单位对公司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辅导,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将问题整改到位。三是组织开展内部“回头看”检查,对已投放项目档案进行内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查找根源、研究整改措施,防范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四是逐条落实湖北银监局监管走访要求,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五是制定了《公司业务风险问责经济处罚细则(试行)》,通过问责强化问题的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