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简称)现有员工1482人,设有同城支行31家,异地分支行5家(襄阳分行、宜昌分行、咸宁支行、黄石支行、孝感支行)。2017年,分行坚持小微金融战略,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重点区域和渠道的信贷投放,连续三年获得人民银行综合A类评价。
【业务发展】
1.支持地方重大战略项目、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发展。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和领域信贷投放。第一,大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长江经济带(铁路、公路、港口)、科技金融、经营性物业、医疗健康等领域传统综合授信。全年,在城市基础建设领域投放贷款30.24亿元。第二,创新业务品种,通过租赁保理、产业基金等模式全面支持武汉地区重大项目。全年,对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租赁保理项目投放10亿元;对武汉“阳逻之心”PPP项目、中建三局咸宁城市管廊项目、襄阳市多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等给予授信支持超百亿元;支持九州通、人福医药等医药产业链及重点企业,运用并购基金、产业基金等创新产品模式给予融资超60亿元;加大对科技环保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武汉光谷科技金融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产业基金融资支持。二是及时调整授信政策。根据财政部关于政府类融资业务新规及时调整授信政策,在政府信用类业务上,主要支持合规操作的政府购买棚改服务业务和PPP业务。分行一方面暂停不符合要求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通过追加抵质押方式、变更授信模式、提前还款等方式妥善处理相关业务。全年,政府购买服务融资整体授信额69.52亿元,授信余额8.72亿元;参与PPP项目授信余额11亿元,授信余额5000万元。
2.支持科技金融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支持高新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票据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重点支持全省科技型企业。截至年末,分行对武汉市科技型企业客户共计投放69.1亿元,较年初增长14.08%。联合武汉市科技局对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基金贷款,积极支持八大政府规划新兴行业领域,截至年末,实现累计贷款投放131笔,金额5453万元。分行“小微金融”在科技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3.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坚持小微金融战略,持续进行产品优化和服务提升,截至年末,对武汉地区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约780亿元,信贷支持面涵盖服装、家电、医疗、汽车等众多国计民生行业以及便利店、服装店、餐饮店等最基层社会经济单位。一是持续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互联网线上贷款产品,包括小微企业专属的“微贷”“网乐贷”等信用类贷款产品,以及小微企业线上抵押贷款“云快贷”“云抵押”等产品。二是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标准化、流程化,简化审批流程、签约流程、放款流程、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三是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包括理财、结算和家庭财务管理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4.支持“三农”、助力金融精准扶贫。一是集中信贷资源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孝昌县、大悟县等贫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推动金融产品、对所管辖村开展信用评级和金融服务档案建设等方式,加大贫困县域及其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全年分行累计向大悟县发放贷款310万元、向孝昌县发放贷款1600万元。二是定制特色支农金融产品。坚持民生银行小微战略,对农村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民工个体经营户提供民生小微贷款;推出经营性“微贷”“超吉贷”“网乐贷”等小额快捷产品,实现金融精准扶贫;通过民生村镇银行,积极开拓整村授信、农户担保、土地承包权抵押等多种形式为贫困农户定向设计的金融产品,有力地支持了涉农企业发展,降低涉农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宜昌夷陵区建立民生银行首家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有效延伸服务触角,将产品服务与现代化农业相融合,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四是加强村民信用建设和金融知识宣传。襄阳、宜昌、咸宁、孝感等二级机构高度重视农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集中开卡建立电子档案等方式加强农村信用建设。通过定期举办财富课堂等方式,对当地村民进行反假币、个人征信、金融维权、投资理财、抵制非法集资等方面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为金融扶贫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截至年末,分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224笔,金额合计1.185亿元,剩余本金合计9642.2万元;涉及贫困户149人,其中,已脱贫102人,未脱贫47人。资产质量总体良好,正常类贷款213笔,关注类5笔,不良6笔。
5.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专业、贴身的金融服务,打通社区居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社区金融优势,以每年的小区金融节为契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环保小卫士主题、健康主题、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公益活动,推动社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助力金融普惠工程。
6.积极落实房地产信贷结构调控。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禁止资金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管计划投向房地产领域,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符合国家调控政策的居民首套普通住房,对首套房和二套房及非普通住宅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同时,在当前信贷额度较紧张的情况下,同等情况下优先保证居民首套普通住宅的按揭放款。
7.委外和通道业务增速放缓。监管新规出台后,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较年初有所减少,表外业务增速放缓。截至年末,武汉分行利用资管、同业等委外和通道方式共计投放资产余额为190.1亿元,较年初整体减少33亿元。通过理财产品、资管产品对接非标资产的规模为26.9亿元,较年初减少7.3亿元,主要投向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城市改造等行业和领域。
8.创新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打破传统单一产品服务模式,深耕行业、企业特点,通过多产品组合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国内化等措施,将国际贸易融资与国内贸易融资相结合,着眼于企业物流、商流全过程,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流程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并逐步形成了以进出口贸易融资服务为主体、国内贸易融资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两翼、国际信贷和自贸区融资租赁为抓手的产品体系。同时,着力提供跨境金融一站式综合服务方案,涵盖跨境融资、跨境增值、跨境E+、跨境联动、国际信贷等五大产品体系,为客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产品支持与保障。
【风险防控】
1.风险管理。一是加强零售理财销售操作风险防控。增设非信用风险管理中心,统筹管理零售业务操作风险,梳理研究零售条线各相关部门的非授信风险职责分工,对存在的风险隐患查漏补缺,优化流程,修订相关制度。二是加强运营操作风险防控。搭建全新的运营风控体系,在对人员、业务、机构全方位管理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员、业务和机构进行评级。通过对量化指标的分析,实现机构和人员适配,形成内循环运营风控体系,实现对运营风险的有效管理。三是加强信用风险防控。深入学习和解读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把关做好信用风险防控。
2.内控案防。一是加强内控管理。优化内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相关部门岗位职责分工、管理边界和组织建设,强化合规内控管理机制。强化合规管理考核力度,大比例提高合规管理占比权重和考核频度。提升合规检查运用,新增常态化巡查、日常监测两种检查类型,通过检查强化各条线管理部门和经营机构的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切实落实整改和问责工作,提升检查效果。二是加强案件防控。认真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坚持“查防并举、立足于防”的理念,不断加强教育培训、风险排查、预警提示、监督检查和违规问责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内控案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