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15年,招行武汉分行(简称)围绕总行“一体两翼”、“轻型银行”战略实施全面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客户分层经营模式和专业化业务经营体系,业务规模快速提升,经营效益持续向好,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截至年末,分行在全省共有营业网点53家,其中,武汉市36家,黄石5家,宜昌6家,襄阳2家,十堰、黄冈、孝感、荆州各1家,共有自助网点170家,其中离行式自助银行104家,单台取款点66家。分行全折人民币资产规模达1325.34亿元,比年初增长162.84亿元,增幅14.01%;负债规模1306.96亿元,比年初增长166.42亿元,增幅14.59%。全折自营存款时点余额1139.69亿元,比年初新增135.39亿元,增幅13.48%。自营贷款总量887.21亿元,较年初增长175.54亿元,增幅24.67%。
【业务发展】
(一)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加大重大领域和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与各级政府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全力支持区域综合规划发展。一是主动加强与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合作,以地方城投、交投、地铁等项目公司为重点,综合运用多种业务手段,全方位满足地方政府平台公司金融业务需求。二是积极开展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基金业务,以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还建房等项目为背景成立专项基金资管计划,对地方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2.强化对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是组建更加专业化的“两小”经营团队。2015年,分行配合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小企业和小微客户经营模式,组建多个专业化的“两小”客户经营团队,实行区域划片集中经营,批量开发、批量调查。批量叙做,进一步提高了“两小”客户经营效率。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查流程,保障“两小”客户贷款审批效率。针对“两小”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制定标准化的贷款调查、审查流程,打造“两小”客户贷款专用审批放款流水线。截至年末,分行“两小”客户贷款最短可实现1-3天完成审批。三是加快“两小”企业产品创新,推出招行生意贷、“自动转贷”、三板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并以“千鹰展翼”为核心支持优质科技型小企业。
3.推行绿色信贷,丰富完善绿色信贷营销管理体系,有效推动绿色信贷业务发展。一是建立完善的绿色信贷制度。成立绿色信贷工作小组,合理运用贷款规模、贷款限额、风险权重以及经济资本占用比例等手段,引导全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二是以产品为依托,支持绿色项目开展。积极研究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项目、节能环保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信贷的需求特点,以多元化融资工具支持节能环保;在零售客户市场开发推出绿色理财、绿色信托、绿色存款、绿色信用卡等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绿色项目。三是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以核电、风电、水电等低能耗、低资源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企业为重点,切实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4.深入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2015年,分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金融服务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基层和社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一是对金融服务网格化枢纽社区银行进行网点装修升级,增加人员配备;增加物理网点配置。全年新增综合性网点3家、社区银行12家,实现金融网格化服务无盲点。二是加大智能化自助设备创新和引导,提升电子银行替代率,整合自助银行、VTM、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进一步为客户搭建了便捷、高体验的立体综合性服务网络。
(二)加快推进各项业务发展
1.持续提升零售资产配置能力,强化零售金融“主体地位”。一是以公募基金、三方存管等作为客户资产配置重点,优化和推动“五星之选”基金品牌体系宣传,举办10余场“专家面对面”大型客户投资报告会,分行基金销售量和利润贡献水平在在同类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高度关注客户售后服务,持续做好重点基金的净值跟踪和批量维护工作,对重点基金、重点客户进行回访。二是持续提升和强化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销售与配置。通过实施“理财通道化”策略推动普通收益理财产品的稳定配置,全面加大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开发力度,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三是在零售信贷业务领域,在做好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前提下,抓住住房贷款政策趋宽机会,加大对个贷客户房贷业务配置力度,有效保证了零售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经营创利能力。四是持续加大零售金融战略资源投入力度,优化组织架构,进一步夯实零售业务发展基础。加大重点岗位人员配置力度,不断加大对重点市场渠道的队伍建设倾斜力度,建立小微、收付易和房贷等专业化个贷经营团队。
2.围绕重点业务拓展市场,持续推动交易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大专业化业务体系建设。一是在现金管理方面,对不同合作阶段的客户实行差异化服务。对新开户企业持续开展柜面交叉营销激励,引导使用C+套餐、公司一卡通等产品;对存量优质客户积极推广智能通知存款、智能定期存款等产品;对集团客户重点推广跨银行现金管理平台CBS、现金池产品等。二是在贸易金融方面,全力打造轻型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国内信用证经济资本占用低的优势,对筛选确定的目标客户,优先配置信贷规模,以国内信用证置换流动贷款;打造轻型的“泛供应链金融”业务体系,关注企业供应链上有效的结算需求,打通融资和结算两类金融服务,做好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拓展。三是在跨境金融方面,以外经、外贸客群为重点,积极推荐区间远期、随心购等财富通创新产品;为海外投资、跨境并购企业制定专属产品,“资本通”业务取得多项突破。四是在并购金融方面,密切联系上市公司、券商、私募等机构,挖掘上市公司大股东定向增发、上下游产业链并购整合的表内并购贷款需求;对于部分优质项目,打通代销渠道,实现投融资需求的对接;围绕上市员工持股计划等新型业务需求,从方案设计到融资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
3.以客户为中心加速同业金融资源整合,取得较好效果。一是不断强化客户资源整合,夯实同业发展的客群基础。第一,通过客户分层、1(客户)+N(产品)营销策略和区域责任制、重点客户名单制的客户管理策略,将网络、电话全面的营销与重点客户走访交流相结合,快速做大同业客群规模,形成银行、证券、信托、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交易所等多元化的同业客群结构。第二,以客户需求为切入点,采取差异化策略深入推动客户合作。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通过同业资金业务,广开业务合作渠道。对于区域性银行法人,以“招赢通”为主打产品,加强深度业务合作。2015年,对汉口银行、湖北银行、湖北省农信联社、湖北省内一批农商行等重点客户,实现单一产品向多样化产品合作突破。对于非银同业,抢抓市场机遇,利用优势产品,扩大合作成效。二是以资产经营、托管、票据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同业业务为重点,切实加快业务拓展和结构优化调整,打造业务快速发展增长极。在资产经营方面,大力调整标准化资产和非标资产结构;在托管业务方面,推动托管客户数量有效提升和托管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进一步稳固传统信托、券商、银行理财等存量客户群体,重点加大对区域法人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客户群体的拓展力度;在票据业务方面,重点加大直贴业务授信客户资源挖潜,推动票据回贴率和票据客户占比提升,狠抓转贴现业务错配创利,兼顾新业务渠道拓展。三是加快人员整合,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专业化同业金融队伍。
4.促进资产负债业务良性发展。一是抢抓优质资产项目,做好优质资产项目发掘和储备。二是综合运用分行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跨境市场上的平台优势,拓宽资产业务来源。三是坚持“经营创利”原则,将经营重点集中于低成本优质负债和核心存款,重点关注优质负债增长。
【业务(产品)创新】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分行积极加快产品创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打造特色服务。一是依托总行打造的招行生意贷、生意一卡通等特色产品,创新打造“小微企业资金管理专家”品牌,为小微企业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生活于一体“一站式”金融配套服务。二是进一步丰富转贷产品,降低转贷成本。开发设计“自动转贷”、“存量转化”等多种续贷产品模式,降低存量小微客户的转贷成本。三是全面打造小企业信贷产品。根据区域市场特色、针对小企业客群经营特点和现实融资需求,推出结算流量贷、纳税信用贷、三板贷等一系列小企业特色信贷产品。四是以“千鹰展翼”计划为核心,为区域市场内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新成长型科技型小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科技金融服务。
【风险管控】
1.持续加大信贷风险管控。推进风险敞口管理,充实风险条线专业力量,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保障资产业务健康发展。一是研究制定创新业务规范和流程,加强创新业务风险管理。二是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平台、房地产限额管理。加大风险资产压退力度,对风险担保圈、大额风险集团客户、一般预警客户、融资担保公司及小企业高风险客户实行风险资产压退。三是强化预警检查和贷后检查,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坚决压缩退出风险客户。定期开展对信贷客户的二层风险过滤。强化对异地行信用风险管理检查,继续组织开展市内机构风险评审工作。四是加强信贷基础数据的管理,梳理存量资产客户基础信息,推动实施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高度重视银监会新版客户风险统计报送工作,实行专人专岗,严把数据报送审核关;开展常规数据清理,有序进行数据质量非现场检查。五是全面实施集中核保管理。对传统信贷业务、同业资产业务、委托贷款等统一安排风险经理集中核保,防控操作风险。六是加强放款管理。进一步梳理放款运营流程,强化放款业务过程监控管理,提升对二级分行放款运营操作规范化指导管理。七是加快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加大问责力度,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2.强化内控合规风险防控。保持内控管理高压态势,加强合规风险的防控与管理。组织开展制度评审工作,以“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为契机,重点开展自查和专项检查,健全与完善内控监督检查机制。制定《武汉分行问责管理实施细则》,有效实施问责工作,遏制违规违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