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运行情况

2022-12-14 16:24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2021年,工行湖北省分行(简称)服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和“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全力支持湖北疫后重振,助力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54亿元,较年初增加665亿元;全口径投融资余额9953.5亿元,较年初增加 1035亿元,增长 11.6%。本外币全部存款余额 8146亿元,较年初增加 587 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6.65 亿元,拨备前利润 156.78亿元,账面净利润58.9 亿元。年末不良贷款(含卡)余额63.36亿元,减少26.38亿元;不良贷款率 0.93%,下降0.52个百分点,持续实现“双下降”;拨备覆盖率317%,较上年提高 133 个百分点。获评“2021年度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单位”。

【服务实体经济】

一、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

    1.支持中部崛起战略。精准对接全省及市州重大项目融资需求,重点支持汉江孤山航电枢纽、青山长江大桥、长江新城、武昌滨江等重点基础设施 80余个项目建设。

2.加强银政合作。加大重点区域金融支持力度,与宜昌、鄂州、黄石、襄阳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武汉市政府达成“十四五”期间 6000 亿元重点项目政银合作协议。

3.服务美丽湖北建设。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绿色经济领域,重点支持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核心功能区及配套工程、宜昌市主城区污水厂网及生态水网公建、鄂州航空都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绿色领域项目。年末绿色贷款较年初增加 357亿元,完成总行计划178.5%。

4.支持制造业发展。将服务制造业发展纳入经营绩效考核,引导各项资源向制造业聚焦、倾斜,助力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重点支持长江存储、华星光电、京东方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制造业转型升级项目,年末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70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加 49 亿元。
二、深耕跨境金融
支持稳外资、稳外贸.联动工银国际承销武汉地铁4亿美元高等级境外债,并领投1.07亿美元,外汇业务“存贷汇兑”指标保持同业领先。2021年,获得湖北省外汇管理局年度考核“A类银行”,11家二级分行获得“A类”评级,是历年来最好考评结果。

三、服务民生改善

一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投产上线“社会救助系统”,是首批完成该项目研发的商业银行,被湖北省民政厅选定为生产运营设点单位。二是加大购房信贷融资支持。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年末个人住房贷款较年初增加 220.38 亿元。三是把握传统消费升级、新型消费扩容机遇,积极开展“工享湖北消费季”三方支付活动;与云闪付共同开展“湖北消费券”发放工作,助力激发消费潜力,全年实现信用卡消费额 827.42亿元。

四、服务乡村振兴

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工行系统内首批制定完成“整村授信”方案,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领域,全力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年末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80.7亿元,同比多增51.83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 16.1亿元,同比多增 4.62 亿元。

五、服务小微企业

差异化推出小微企业“开工贷”“税务贷~“再担贷”“惠农贷”等产品,持续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费、融资慢等难题。年末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较年初增加 72.33 亿元,同比多增 29.88亿元:人行口径普惠贷款较年初增加72亿元,同比多增31.7亿元。两个口径普惠贷款均完成总行计划、达到监管要求。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持续在同业中保持较低水平。小微企业贷款实现“增加多、覆盖广、利率低、质量好”的成效,在省政府召开的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企座谈会上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

【业务发展】

一是发展基础业务。截至年末,资产托管规模达到 1309 亿元,同比增加302亿元,市场份额 36%;托管收人突破7000万元,同比增长 77%。实现票据直贴量674.8亿元,同比增加 36.3亿元,完成总行计划 135%;票据业务收入 6.16亿元,票据业务市场份额 71.6%。托管规模、收入,票据直贴量、票据业务收入均排名同业第1位;养老金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受托、账管、收入均排名同业第1位。二是组建银团贷款。全年组建28笔银团贷款,作为牵头行组建 18笔银团贷款,份额 451.16亿元,实现银团贷款投放 216亿元。

【防范金融风险】

一、持续优化资产质量

坚持防控并举,制定客户风险管控策略,实施授信审批新规,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客户、重要项目和敏感行业风险防范,加强信用卡业务管控,提升信用卡风险控制能力。年末不良贷款(含卡)余额63.36亿元,减少 26.38 亿元;不良贷款率 0.93%,下降 0.52 个百分点,实现“双下降”。其中信用卡贷款不良额和不良率均优于总行目标。 

二、防范外部欺诈风险

以防控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重点,狠抓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断卡”行动。

三、强化内控案防管理

一是完善征信系统管理,清理业务系统征信查询模块与查询接口,规范全省客户授权管理和查询登记。二是开展2021年案件防控、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和操作风险管理履职大检查。压紧压实各级“格长”工作责任,将内控案防管理贯穿于工作决策与执行的全过程,提升内控管理质效。全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和重大案件,实现安全运营。

【改革创新】

一、加快经营转型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组织编制“一表三图”,推进数字化穿透式考核。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协助转诉压降、贷后风险管理等工作有效开展,助力风险防控。二是细化科技金融布局。全年投产上线81个分行特色项目,打造综合化、智能化、场景化金融生态。三是加大科创金融服务力度。2021年4月正式启动运营华中地区首家专门服务科创企业的综合化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武汉),与湖北数字产业集团、楚天云、华为鲲鹏中心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年末科创企业信贷客户达545 户,净增143户;融资余额209.68亿元,增加51.31亿元。

二、优化客户服务

持续推出惠民利民便民服务新措施,推进两个“文明单位”建设,年末共有8个全国级“文明单位”、43个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数量居全省金融系统首位。

1.升级服务设施。一是有序推进营业网点适老化改造。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做到“六到位”,打造“工银爱相伴”服务品牌,提升老年客群服务质量。二是增强惠民服务供给。丰富工行驿站“8+3”便民服务设施,增配放大镜、轮椅、拐杖等服务设施,落实好特殊客户群体"特事特办”服务工作。

2.丰富服务渠道。一是推进网点转型优化。全年完成网点布局优化40家,整体装修改造68 家;新投入县域网点2家,装修改造 35 家。二是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开立资信证明、借记卡换卡不换号等“线上申请、线下邮寄(领取)”一站式服务,减少客户往返网点次数。

3.加强投资者教育。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在各院校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实时发布各类风险提示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防假防骗能力。

4.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好工单监测、日常督办及考核评价,做深、做实投诉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消费者权利,着力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