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0年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运行情况

2021-11-29 10:27
来源:《湖北金融年鉴》

【概况】
截至2020年末,中行湖北省分行(简称)本外币资产余额4302亿元,同比增长10.04%;本外币负债规模4259亿元,同比增长10.43%。获得“2020年度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2020年湖北银行业A类金融机构”等称号;在湖北银保监局2020年度审慎监管评价中获评“全年无案件、无重大风险、无监管处罚”。


【业务发展】

1.把握政策导向,经营发展稳中向好。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过1600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120亿元,新增金额首次突破700亿元达到706亿元,排名全国中行系统第四、中部地区中行系统第一。二是贯彻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全年累计减费让利11.61亿元,其中,免收、少收公司客户3.76亿元费用;通过降低公司贷款定价让利7.85亿元。三是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截至年末,普惠贷款余额140.97亿元,新增43.3亿元,增幅44.33%;绿色信贷余额391.23亿元,考核排名全国中行系统第一;向民营企业投放贷款323.2亿元;扶贫贷款余额116.12亿元,新增25.46亿元。

2.履行大行担当,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是保障防疫金融需求。制定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紧急业务需求。疫情期间累计办理紧急业务43.4万笔、金额218亿元;为省、市、县各级慈善总会开立专用账户24个,实现“零延误、零差错”;联合中银资产和湖北高投集团发行50亿元全省首笔抗击疫情专项债转股基金;协助东风集团发行3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债。全年累计发放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173笔、金额59.8亿元。二是持续服务重点项目。用好总行相关政策,为湖北专项配置贷款规模600亿元;给予重点债券发行客户专项投资或委托投资额度50亿元,全额满足复工复产重点项目授信需求。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疫后重振。一是助力省内疫后重振。率先与武汉市政府签订3000亿元“十四五”规划暨疫后重振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金融合作;与湖北省卫健委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赞助“阳光心理健康服务工程”2000万元,开展全省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心理疏导;与湖北省发改委联合开展“抗疫情、稳增长”专项融资活动;与湖北省经信厅联合启动“经信中银湖北制造复元直通车”项目。二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总行联合上海国际研修院举办“落实中央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研讨班”,为全辖迅速恢复金融秩序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助力全省双向对外开放。发挥跨境金融主渠道作用,实现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市场份额均稳居同业第一。独家承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湖北专场和北欧专场等活动,完成签约项目32个、金额87.58亿元。与湖北省商务厅联合开展“抗疫情、稳外贸、稳外资”专属金融服务活动,重点跟进全省出口、进口结算客户3241户,投放“稳外贸”进出口融资157亿元。依托投行、短融、票据、委托贷款等业务平台,通过表外融资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年末表外授信余额超过1100亿元。四是支持企业减负增效。落实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为640户企业835笔贷款办理临时性延期还本手续,延期偿还本金60.68亿元;为123户企业387笔贷款办理临时性延期支付利息手续,延期付息5.84亿元。联合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个体工商户纾困“百日攻坚”活动,向纳入政府纾困名单的个体工商户发放纾困贷款2004笔、金额4.48亿元,排名武汉市金融机构第一。


【风险管控】


    1.强化信用风险源头防控。通过贷款展期、续贷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持续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全面风险评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入分析疫情对核心业务、重点客户风险管控等方面影响,有效识别风险。截至年末,不良率继续保持在1%以下,资产质量优于中行系统平均水平。


2.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发挥法规、纪委、审计“三眼联盟”机制作用。通过定期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线索沟通、联动核查、风险处置联动等五项机制,重点监测机构负责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三类重点人员。二是开展内部审计。开展普惠金融、反洗钱、贯彻落实疫情防控金融支持服务、呆账核销和征信信息管理5个专项审计,明确未整改问题整改时效、标准、路径及绩效考核要求。三是推动巡察“全覆盖”。全年巡察11家二级行,将监管要求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促进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