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15年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机构概况

2017-11-16 11:30
来源:武汉金融网

  2015年,中行湖北省分行(简称)认真贯彻“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银行”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围绕湖北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国际化、多元化优势,持续扩大融资总量,优化授信投放结构,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为推动湖北省跨越发展做出贡献。截至年末,全行员工总数9699人;全省机构404家,其中,一级分行1家、二级分支行26家、县支行59家、经营性网点318家;本外币资产268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1764亿元。

  【业务发展】

  1.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银政企合作。为支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分行深化与各级政府的银政战略合作,对接湖北“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规划,与湖北省政府就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合作进行对接,并与省政府和相关方签订合作协议,将投资500亿元参与产业基金建设;与襄阳、黄冈、鄂州、荆门等地政府签订1600亿元的银政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加强银企合作,先后与东风公司、武钢集团、中建三局、中国一冶、中交二航局、湖北能源、武汉地铁签订了逾1500亿元的全面合作协议。二是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领域的信贷支持。启动重点授信项目“千亿工程”,积极跟进全省铁路、公路、航运、轨道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支撑。2015年新投放公司授信400亿多元,人民币贷款新增315亿元,创历史新高,新增额为上年的192%,增幅达21.97%,高于全省银行业平均增幅,高于全国中行系统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居中部第1位。三是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主动发挥中行专业、技术、系统、品牌等优势,依托投行、短融、票据、海外直贷、内保外贷、委托贷款等业务平台,通过表外融资业务为经济发展“输血”。截至年末,全行表外融资总量达640亿多元,其中,2015年通过境内银行间公开市场发行债券9支,帮助有关企业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103.5亿元;同时,发挥国际化品牌优势,成功为东风汽车公司、三峡集团在海外发行欧元债和美元债,全年累计发行海外债20.33亿美元,海外债券市场份额达63.63%。

  2.以“三个不低于”为基本责任,大力支持全省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政策导向和监管部门“三个不低于”的要求,通过创新产品、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8.17%,高于全行贷款增速2.27个百分点。一是创新金融产品,改进经营模式,在全省中行系统全面推广复制“中银信贷工厂模式”,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围绕全省67个中小企业重点成长产业集群,按照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指导思想,积极创新推广“快易贷”、“立业通”、“存货通达”、“企贷保”、“票据通”、“网络通宝”等新产品,有效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围绕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有力支持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武汉“光谷”跨越发展。分行借鉴中国银行北京“中关村模式”、上海“张江模式”和天津“滨海模式”的经验,结合东湖高新区经济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推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东湖模式”),构建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新模式,适当降低科技型企业的授信门槛,优化授信流程,着力提高审批效率,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

  3.以国际化优势为支撑,积极支持全省企业“走出去”。一是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主动联合海外机构,大力拓展国际结算、企业“走出去”服务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截至年末,中行湖北省分行先后与巴黎、纽约、伦敦等30余家海外分行开展跨境业务合作,涉及国家和地区达130多个。年末全行国际结算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市场份额分别达35.5%和42%,均稳居市场第一,湖北省分行成为湖北企业“走出去”的首选银行和人民币跨境贸易的首选银行。二是与海外行联动,通过海外直贷、内保外贷、内保外债等方式帮助有关企业拓展海外融资渠道,累计融资近100亿元的海外资金。全年为神龙公司、凯迪电力、青山船厂办理3亿元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电子保函,实现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在中部地区的成功破冰,为支持湖北对外开放和企业“走出去”发挥独特的金融引领和支撑作用。

  4.以金融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一是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以湖北银监局出台的“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为指引,以网格化为依托,以社区化为途径,探索打造“中银社区网格服务新模式”,通过线下与线上服务互补,有效拓展服务内涵与外延,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网格化,沟通零距离”。二是顺应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渠道和科技创新。全年在全省完成85家网点智能化改造工程,并根据网点辐射范围和目标客户特点,选择武汉大学校区内的武汉珞珈山支行作为全省首家智能化旗舰店,实现服务升级和多渠道整合,为客户带来“智能化、高效化、网络化”全新服务体验。三是以个人贷款为重点,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2015年全行个人贷款呈现倍增式发展,全年新增122亿元,增量是上年的193%,增长27%。积极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全年新发放助学贷款1.1亿元,余额4.94亿元,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30亿元,余额占全国中行系统助学贷款总量的13.06%,居全国第2位。四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开发并稳步推广金融社保IC卡、居民健康卡、军人及武警保障卡、校园卡等金融产品,其中,社保IC卡覆盖全省14个市(州),校园卡合作高校达15家,军人及武警保障卡合作覆盖全省。

  【风险管控】

  以“信贷行为审慎年”和“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为抓手,加强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一是把握正确的授信方向,重点加大对符合国家战略、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大型央企、地方国企的信贷投入,审慎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顺周期性行业的授信。二是有效把握重点产品信用风险管控。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专项排查,明确贸易融资、中小企业业务要紧紧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发展的思路,注重业务真实性和第一还款来源,有效遏制了相关领域信用风险持续冒升的势头。三是有效加强高风险客户管理。坚持并完善大户风险管理责任制、信贷资产定期盘存制度、高风险客户监控预警机制、“一户一策”管控机制、高风险客户跟踪化解机制,增强高风险客户管理的主动性。四是有效落实统一授信管理。积极研究开发投产授信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多头授信、多头管理、信息分散、管理分散的传统风险管理格局,真正实现了统一授信管理,有效监控、整改并避免了对同一用款主体的多头过度授信。五是有效加强内控案防。强化合规经营理念,完善内控管理“三道防线”,持续加强合规内控管理。整合优化了内控职能职责定位和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全省合规专员队伍,完善内控案防体系建设;以总行《基层网点风险管控五十条》为指引,细化400多条落地措施,构建省分行、二级行、基层网点“三位一体”的风险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