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证监局(简称)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有效推动全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1.优化上市培育工作。与交易所、省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梯队培育,对接资本市场。与交易所分别共建沪、深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联合开展培训、调研、路演等活动,夯实上市信息披露等合规基础。全年推动4家企业成功上市,截至2019年末,有8家企业处于在证监会或交易所审核阶段,26家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
2.推动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在省内落地。落实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重大改革任务,根据改革需要,及时修订《湖北证监局拟上市辅导工作监管指引(试行)》,进一步优化辅导监管流程。全年共推动6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其中1家已登陆科创板、1家成功注册、1家通过上交所科创板审核待注册,申报数量和通过上交所科创板审核数量均位居中部第一。
3.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深耕本土。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作为湖北省唯一指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截至2019年末,累计托管登记企业总数6233家(含已挂牌待托管897家),累计托管总股本1697.21亿股(含已挂牌待托管97.30亿股);股权挂牌交易企业5571家、挂牌项目6个,其中“种子企业板”36家、“股份公司板”2952家、“科技板”2427家、“青年创新创业板”116家及项目6个、“海创板”40家。挂牌公司总股本648.80亿股,总市值(股份公司)2189.04亿元。历年累计为444家公司开展股权融资业务2593笔,实现融资总金额1108.58亿元,其中,股权直接融资462.81亿元,股权质押融资645.77亿元。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和促进省内中小微企业发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市场主体监管】
1.监管效率不断提高。调整优化内部职能和工作机制,挖掘内生动力。全年开展现场检查138家次,全面覆盖省内各类监管对象。其中上市公司检查24家次,“新三板”挂牌公司检查4家次,债券、ABS检查5家次,证券期货基金机构检查54家次,私募机构检查10家次,审计评估机构检查18家次,IPO检查12家次,投保检查11家次。
2.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坚持对违规问题零容忍。全年共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45份,其中对12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2份,对证券期货私募机构下发行政监管措施9单;对5起案件作出处罚决定,罚没金额750万余元;稽查执法办理各类证券违法违规案件33起,协查案件11起,办案数量创历年之最;对50起涉非线索开展调查,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非法证券期货线索53起,并通报涉非网站44个和异常企业27家次。
3.依法行政不断增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法制审核工作规程》,制定《湖北证监局诚信监督管理工作规程》,夯实制度基础。全年共出具法制审核意见77份;开展行政处罚听证2次;接受诚信信息公众查询50批次,完成涉密查询50人次,录入诚信信息93条;依法公开信息246条。
【风险防控】
1.持续推进上市挂牌公司风险防控。建立风险公司台账,通过约谈、座谈、调研、检查等方式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对风险公司摸底画像,指定专人跟踪,掌握风险动态。坚持对违规问题零容忍。一是持续加强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防控。锁定7家退市及高风险上市公司实施精准拆弹,截至2019年末,1家公司已化解退市风险,2家公司已撤销退市风险警示,4家公司有比较明确的风险化解方案,其余公司风险化解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中。二是持续加强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防控,督促企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释放质押风险。加强与省属纾困基金对接,帮助风险企业摆脱困境。针对企业定制风险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股权质押解决方案。年末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在80%以上的企业家数由峰值的21家下降到8家。三是持续加强“新三板”挂牌公司风险防控。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强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公司以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开展“新三板”挂牌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紧盯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防止风险外溢,多方协调有效防止了1家公司资金链断裂风险,督促1家公司大股东及时归还占用资金。
2.持续推进债券违约风险防控。一是制作年度债券到期、回售台账,按风险类别及回售时间制定工作任务表,重点盯防高发违约风险点。二是开展回售、到期专项风险排查和融资平台风险转型排查。通过现场约谈发行人及受托管理人、电话沟通、查阅银行流水等方式进行专项风险排查。梳理辖区平台类公司发债情况,做好与相关市(州)金融局沟通协作。三是实施不定期监管互动。及时将市场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监管要求、动态反馈至市场主体,保持监管互动,提升监管效果。在全年公司债券、ABS违约规模总体增加的情况下,成功化解5只债券违约风险。5只债券已如期完成2019年度回售或还本付息。
3.持续推进交易场所及区域性股权市场风险防控。在交易场所清整方面,对5家交易场所开展调研,摸清风险底数,督促涉嫌违法违规的交易场所按时完成清整任务,妥善化解存量风险。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方面,通过年度现场检查、密切监控等方式关注风险,全年未发生涉众性维稳风险。
【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1.持续完善投资者保护工作机制。一是确保投保联络机制全面覆盖。以联络员为抓手,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向省内市场主体通报投诉处理、现场检查等工作要求,强化对省内行业投资者保护工作的指导,确保投资者保护工作要求全覆盖。二是建立省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合作机制。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银保监局、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签订备忘录,通过发挥监管合力,加强部门间交流协作,协调处理跨市场、跨行业金融产品与服务涉及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建立风险监测、现场检查、责任追究等协调与合作机制,推动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共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2.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走进科创,你我同行”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紧跟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步伐,助力科创板平稳启动。指导省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投保大讲堂、投资者沙龙、宣讲会、交流会等宣传活动,推出科创板知识测评,帮助投资者科学客观的认识科创板,理性参与科创板投资。二是组织开展“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组织各类市场主体现场参加宣传日启动仪式,并召开专项会议,明确责任促落实;将“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和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月有机结合,拓展范围扩影响;组织开展系列多元化的投资者教育和防非宣传活动,提升投资者的认同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三是组织开展“辨真伪识风险做理性私募投资者”专项活动。通过微信长图文、投教海报、有声读物等丰富载体开展主题教育,督促省内机构通过公司短信平台向客户发送私募基金知识及风险警示词条,利用股市沙龙座谈会、股民课堂、周末大讲堂等活动,对客户现场开展私募基金专题投教,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和依法维权。
3.组织开展“投保打非宣传季”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与服务,积极倡导理性健康的投资文化,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形成投教品牌,组织开展2019年度湖北“投保打非宣传季”活动。围绕科创板、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私募基金风险防范等主题,紧贴投资者需求,压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教基地、行业协会责任,防非与打非并举,专项宣讲和拓展覆盖结合,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专项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向投资者传递正能量,倡导正确的投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