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引进金融机构在汉落户力度
2021年4月,市委市政府印发《武汉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加快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生态“四大体系”,加快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武汉。2021年6月,市政府印发《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对新设立或者新迁入的金融机构地区总部、金融业持牌专营机构,按照营运资金2%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设立或者新迁入的总部金融机构、总部金融机构地区总部,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租赁并自用办公用房的,均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
二、提升对台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等行均与台资企业有业务合作关系。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签订了“进一步优化在鄂台企台胞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台企台商荆楚行”活动签约重点台资项目19个,涉及金融、生物医药、智能物流、食品加工、汽车零配件等多个行业,支持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高质量发展为鄂台产业合作持续深化提供新动能。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根据台资企业国际结算方式及账期特点,有针对性配置金融产品,企业凭有效凭证或者单据即可现行对外付款,手续相对简便,融资成本较低,期限灵活,降低了财务成本。
三、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一是争取证监部门和交易所的支持,重点推动在辅、在审企业加快上市进度,每月更新在审在辅上市后备企业梯队情况表,定期报送资本市场动态进展。二是指导各区落实企业上市奖励。今年我局已兑现菱电电控等23家企业的上市及挂牌奖励190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收集企业挂牌及上市奖励申报材料,拟于近期再兑现一批奖励。三是发挥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基地作用,举办上市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活动,营造企业上市氛围、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强化企业对上市的认识,今年以来,市区共举办上市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活动17场。
四、建立完善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
我市建立的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同台湾信保基金的增信平台模式作用类似。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武汉市建立完善了“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武汉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对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实施“风险分担、保费补贴、正向激励”三位一体的支持措施,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协助小微企业增信融资力度,不断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合作覆盖面和规模, 将纳入体系备案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年化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全力缓解小微、“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截至5月底,全市“新型政银担业务体系”完成小微、“三农”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8575笔,合计金额56.74亿元,年化综合担保费率均降至1%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