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0221号建议的答复

2021-09-02 16:07
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一、关于汉融通的运行现状

汉融通是由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主办,湖北银保监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对汉融通的金融业务予以指导,在市政数局、市发改委等多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汉融通接入了工商、税务、公积金、社保、发改、不动产等十多个部门数据,可服务全市全部工商登记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台底层包含数亿条记录,数千原生基础字段。数据源具有政府直连、高精确度、高覆盖度、高时效性、广数据维度、长时间跨度的特点。2020年汉融通重点开发3个方面功能:

首先、平台打造了具备武汉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企业评价指数“汉融指数”,在评分建模技术上将统计分析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从工商、财务、政务、税务、风险五个维度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评估,最终得到“汉融指数”。“纾困贷”是工行武汉分行依托汉融通,为“汉融指数”50以上市级纾困名单客户创新推出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专项信贷产品。采用“白名单准入+线上提款”办理模式,着力缓解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覆盖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多家行业,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与纾困发展,助力“六保”“六稳”。

其次、联合金融机构打造线上企业金融服务模式—“301”融资模式,即3 分钟申贷、0 人工干预、1 秒钟放款的信贷服务模式。基于深度学习的现代人工智能算法,利用算法搭建模型,在读取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判断风险,覆盖信贷全生命周期的多个关键业务环节,包括风险预警、信息验真、欺诈识别等。通过汉融通平台、金融机构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向客户提供信贷业务服务,用“屏对屏” 的模式替代传统的“面对面”模式。

第三,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汉融通推出抗击疫情金融服务专区,受理延期续贷申请、建立重点企业快速融资通道。承担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贷款申请、发放和贴息工作,企业在汉融通可同时对接多家银行,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实时查看银行审核贷款的进度和结果;系统跟踪已放贷款的贴息申报进度,贴息审核过程向企业公开,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保障纾困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

2020年,汉融通帮助企业获得融资1018亿元,成功融资笔数31457笔,入驻市场主体73751户,为企业兑现贴息5.8亿元。2020年12月15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工信部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主办的“2020年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暨第十九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上,汉融通获评“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级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二、汉融通下一步升级改造计划

汉融通目前与市政数局、市发改委的平台已互联互通,正在进行三级等保的测评。《武汉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已列为今年政府规章计划,将依法推动形成依法采集、实时更新、定期反馈的数据共享机制。各方的职责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亦有所调整:市政数局负责组建全市大数据平台,支撑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的目录管理、汇聚、共享、开发和应用;汉融通负责对接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金融应用场景;市发改委承建全市公共信用库的建设,开展公共信用评价。

与此同时,我局会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共同开设线上首贷服务中心(武汉市首贷服务中心专区),正在试运行。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主要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系统需求等,制作宣传资料,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首贷户的支持力度。市金融局主要负责线上首贷中心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协调设立线下服务窗口,推动运用财税激励政策,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双方共同负责对金融机构进行指导、培训和督办,并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下一步,将打造成为集无贷市场主体获取、企业信用共享、特色产品发布、融资需求精准对接等多功能的专区窗口。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金融与科技再次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不仅创造出新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效率和更低的信用风险,而且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机制、制度管理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增长动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未来金融生态变革和智慧城市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我们将抢抓数字金融的新机遇,加快推动汉融通的升级改造,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再次感谢您对汉融通一直以来的关心、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