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企业上市工作推进情况
2017年,虽然我市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新增报会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但由监管环境趋严、报会企业准备工作不充分等原因,上市数量仅为1家,低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受到省、市党政主要领导高度关注。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上市办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直面现实,查找差距,主动作为。4月17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上市审核, 是我市今年第一家获准A股上市的企业。5月3日,在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审核通过率不足50%的严峻形势下,我市长飞光纤、天风证券、明德生物三家企业同一天冲击上市成功,“武汉专场”过会率100%,在全市乃至全国IPO历史上均属首次。今年以来我市拟实现8家企业上市,其中境内已过会4家、境外已挂牌4家,截至目前,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拟达56家,境外上市公司达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量和2018年新增过会企业数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均位列第一。
二、推进企业上市所做的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研究并有针对性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一)加强领导,调整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我市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对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确定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有祥为组长的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
(二)创新思路,制定上市工作实施意见。为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企业上市三年倍增要求,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相关部门及各区意见,李有祥常委多次召集会议专题研究,该《实施意见》正按相关流程将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三)应急谋远,深化优质后备企业库建设。进一步扩大全市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的筛选、评估范围,挖掘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对入库企业分层管理,对重点扶持的拟上市企业进行上市进度动态跟踪和培育。目前,市金融工作局已经通过缴纳税收情况筛选出1000家左右的潜在企业名单,并深入300余家企业,挖掘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近70家。
(四)资本助推,充分运用引导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构建形成促进科技转化合力。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聚焦创投行业,设立创投基金41支,基金总规模达到100.76亿元,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近80亿元,财政资金实现了5倍的放大。目前,子基金已累计完成203项投资,投资总额20.55亿元。引导基金被投企业中,上市企业已达4家,上市材料被证监会受理在审的企业有4家,正式发布上市辅导公告的企业有6家,新三板挂板企业超过20家。
(五)主动协调,完善上市“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对上市过程中重点问题协调解决,建立问责机制和完成时限承诺。针对拟上市后备企业,找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类似资金、人才、技术等痛点,组织各成员单位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以培育企业为目的,以规范发展为手段,打造我市上市服务的武汉特色。
(六)加强考核,进一步量化指标任务,并完善沟通联系机制。向各有关部门下达《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8年武汉市企业上市及资本市场建设工作目标考核评比细则的通知》,对各区上市工作任务设置硬指标,完善强化目标责任制和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考核机制;健全各区上市办联络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全市上市工作进程。
(七)优化环境,强化中介服务功能,坚持和完善企业上市过程奖励机制。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库,对我市辅导过会企业的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进行科学评估,筛选质量过硬,素质较高的中介机构,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优先参考。拟会同市财政局对我市企业上市、挂牌的奖励方式,针对报会、报辅、上市不同阶段予以过程奖励,降低企业上市前期成本。
(八)提高认识,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全市范围拟上市企业对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认识水平。制定多层次培训服务计划,建立由境内外交易所、保荐券商、中介机构以及成功上市企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师资库,每月定期定点为拟上市企业举办上市交流沙龙。截至目前,市、区共举办各类上市活动10余场,组织走进交易所活动2次,有效解决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知识欠缺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企业上市积极性逐步高涨,上市氛围初步形成。
(九)加强宣传,持续掀起全市范围内上市热潮。多样化运用报纸、网络媒体、移动平台等手段,广泛宣传我市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已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案例,提振拟上市企业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认真研究了您提出的建议,将结合我市自身情况提出针对性举措。
(一)由市金融工作局统筹,会同发改、国资、科技、财政、国税、地税等多部门,进一步严格落实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上市公司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共同推进我市资本市场发展。
(二)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由市国资委统筹推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过剩产能、非绿色产能、低质无效资产的处置工作,帮助企业甩脱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三)尽快出台《市人民政府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企业上市的政策服务措施。同时加强调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针对性需求,持续性为重点企业组织资金、技术、产业链等方面资源对接,多维度推进企业发展。
(四)鼓励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资本积极配合市成果转化局相关工作,聚集合作机构及被投企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成果转化基金,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推我市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