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银行构建“人机协同”高效服务生态

2025-11-27 09:35
来源:证券日报

AI(人工智能)对银行人工客服的影响正持续显现。11月24日,邮储银行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2025年12月3日23:00起,调整官方网站、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邮储企业银行、微信银行、客户服务微信公众号、分行微信公众号渠道非信用卡在线客服人工服务时段,调整后服务时间为每日7:00至23:00。

根据上述公告,邮储银行客服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调整后的在线文字客服的人工服务时间与现在相比将有所缩短。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当前多数商业银行早已建立电话、短信、手机银行等多渠道、多媒介、“自助+人工”的7×24小时全天候综合客户服务体系。此次邮储银行缩短在线客服人工服务时段,在商业银行中并不常见。

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今年以来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以国有大行、头部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机构率先开展大模型等AI技术的应用落地,并率先赋能智能客服、客户营销等业务场景。在此背景下,AI对人工服务的影响正在凸显。

例如,工商银行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该行推动AI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智能客服、员工辅助等领域融合应用。建设银行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该行持续深化金融大模型能力建设,累计赋能授信审批、智能客服、“帮得”个人客户经理助理等274个行内场景。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运用大模型技术提升服务质效,全面焕新“小招”智能服务,推动专家式、管家式服务升级,基于智能分析洞察客户需求,提供财富管理建议。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各大商业银行借助大模型等AI技术对客户服务进行升级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增强交互式体验、实现全天候陪伴等。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AI技术已深度渗透银行业务全链条,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运营等领域。其中,客户服务与风控领域的AI应用落地速度更快。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正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构建高效服务生态。

一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坦言,当前AI对银行人工岗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手机银行等线上智能化服务正持续取代传统线下网点的人工服务。

在受访专家看来,为保障金融服务的效率与温情,未来AI对银行人工客服更多是赋能而非替代。银行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将持续构建协同服务生态。

“银行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应进行精准分工。”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可将重复性工作交给AI,而人工则聚焦于高价值服务。例如,智能客服处理标准化问题,人工客服解决复杂需求,同时通过数据共享让人工客服快速了解客户背景,实现金融服务在智能高效与人性温度上的融合。

“银行机构需通过‘智能工具+人工专业能力’的融合,实现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的双重提升。”娄飞鹏表示,人工客服聚焦高价值、复杂场景,如投诉处理、个性化理财规划,智能客服提供实时辅助,如知识库推荐。利用智能客服积累的交互数据反哺人工培训,人工客服解决的复杂问题更新智能客服知识库,形成“数据—训练—应用”循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