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在京发布《2025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2025年三季度国内外经济及全球银行业运行情况,展望2025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发挥金融融通作用,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基本稳定,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资本充足情况良好。
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25年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态势有所修复。总需求小幅反弹,总供给整体平稳。全球通胀整体下降速度减慢,分化趋势加剧。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冲击有所缓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鸽。国际资本重返新兴市场。全球美元流动性承压,美元指数低位震荡,美债收益率宽幅调整,股市整体呈现上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
展望2025年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喜忧参半。需求端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供给端相对稳健。全球通胀整体稳中有降,美国面临通胀反弹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部分经济体财政收支压力加剧。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降息。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对全球资金流向产生重要影响。美元指数延续疲软表现,美债收益率保持宽幅震荡,新兴市场股市更具吸引力,国际油价中枢下移。
关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25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所转弱,外需超预期增长,内需进一步走弱,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初步预计,三季度GDP增长4.8%左右,增速较上半年低0.5个百分点左右。
展望四季度,《报告》认为,外部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扰动下中国出口将有所放缓。政策效果减弱叠加内生动力不足,消费增速将小幅放缓。房地产拖累继续加深。预计四季度GDP增长4.5%左右,全年增长5%左右。
《报告》称,未来宏观政策要更加重视正向激励、改善和稳定预期的作用,更加重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牵引作用,更加重视宏观政策边际效果变化,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拳”效果,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关于全球银行业发展形势,《报告》认为,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银行业规模扩张步伐持续放缓,但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经营成本压降等,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风险形势较为复杂,资产质量存在劣变可能,资本充足状况相对平稳。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