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多家中小银行受“信评”青睐

2025-08-29 09:2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随着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的持续深入,积极的变化正越来越多地出现。进入下半年,中小银行陆续得到最新主体信用评级结果,其中多家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获上调,涉及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云南、山东、河北等区域的地方性银行。

业内专家认为,主体信用评级调升的银行普遍具备以下特征:一方面,是当地经济金融活力较强,与银行经营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对抗风险能力提供了底层逻辑支持;另一方面,股权结构调整、资本实力增强、政府或其他股东加大支持力度,也为中小银行评级上调带来助益。

机构上调多家地方性银行信用评级

进入下半年,多家评级机构对中小银行给出最新主体信用评级。分地区来看,联合资信对浙江杭州余杭农商银行、东方金诚对绍兴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均从AA+上调至AAA;中证鹏元资信对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AA+;联合资信对汉口银行、武汉农商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AAA,对富滇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AAA,对长城华西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上调至AA+;东方金诚对日照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AAA;大公国际资信对秦皇岛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从AA上调至AA+。

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经营区域相对集中,产业、客户集中度高,业务经营易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长期以来都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其中就提到“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推动实现差异化、内涵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在一系列努力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也为其信用评级的上调奠定了基础。

国有股东支持带来积极影响

从评级上调理由来看,几家中小银行普遍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债务风险化解等宏观、中观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经营业绩、风险监管指标、内部积累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普策信评报告指出,通过对近年来商业银行信用级别迁移情况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信用级别调升,首先得益于良好的宏观及地区经济环境,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持续转型升级、经济活力不断提升。近年来级别调升的商业银行多处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其他富有经济活力的大型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等,当地经济发达、金融资本市场活跃,近年来加快转型升级,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总体得到提升。其次,银行本身经营持续向好,内生动力充沛,是商业银行信用级别调升的重要内在因素。此外,级别调升还得益于股权结构调整、资本实力增强、政府或其他股东给予的支持力度加大等带来的积极影响。

以长城华西银行为例,联合资信在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中表示,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长城华西银行在当地金融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当出现经营困难时,直接或间接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可能性较大,股权转让事项亦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故通过政府支持因素上调1个子级。

东方金诚也对汉口银行有相似的评价:汉口银行增资扩股后国有法人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股东支持意愿增强使其主营业务发展能够借助国有股东背景在客户渠道等方面获得一定优势,当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政府支持因素上调1个子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