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银行重视基金代销业务发展

2025-08-19 11:0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受净息差收窄影响,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有所承压。面对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低利率环境,银行业“加减法”并做,一方面多方开源拓展非息收入,优化收入结构;另一方面降低负债成本、信用成本,避免低效开支。作为非息收入的重要来源,基金代销业务一直受到银行重视,部分较早启动轻资本转型、发力财富管理业务的银行在基金代销市场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声誉,确立了比较显著的优势地位。

近期,在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基金代销费率“1折起”的基础上,有中小银行大幅下调基金代销费率至0.1折,体现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决心。与此同时,指数基金备受欢迎,为较早布局这类产品的商业银行增加了竞争“砝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基金代销仍是各银行扩容AUM(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应对低利率环境的重要选择。

基金代销是银行必争之地

深圳农商银行日前发布公告,自8月5日起,投资者通过该行手机银行APP申购指定的9只开放式基金(前端模式),可享申购手续费0.1折优惠,优惠涵盖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更早之前,深圳农商银行曾用相同折扣“试水”:6月18日至9月30日期间,对代销的两款基金产品的前端申购费率执行0.1折优惠,包括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银行代销基金费率打折始于2020年。当时,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个别产品实施“1折起”费率优惠,稳步推进基金让利;2024年,招商银行将让利范围扩大,宣布代销公募基金全面实施买入费率“1折起”,囊括线上线下全渠道、基金品种全品类和认申购等费率类型。

随后,越来越多银行跟进,一方面提升了基金等财富管理业务的普惠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银行渠道对基金代销的“必争”态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24年下半年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显示,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10名中,银行占据6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分列第2、4、5、6、7、9名,蚂蚁基金居首,另有一家券商(中信证券)进入十强。

尽管席位优势明显,但考虑到蚂蚁基金优势扩大以及券商的奋起直追,银行的“危机感”同样不容忽视。北京某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财富经理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去年底以来,权益市场回暖明显,基金净值有所改善,带动基金需求回升。之所以决定大力度减费让利,银行肯定是算过“账”,即销售量大到能够补贴费用收入的减少。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此前介绍,费率优惠对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在可承受、可消化范围内,是一道选择题。交易费率的打折,更重要的是推动基金代销业务从传统流量经营向着规模经营方向转型,倒逼招商银行自己长出新的能力。

指数基金规模增速亮眼

目前来看,指数基金或成为银行扩大基金代销市场份额的一个发力点。由于具备“被动管理”特征,指数基金成本低、透明度高,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以及投资者投资风格更趋稳健等背景下,指数基金近几年受到青睐并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033只,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细分来看,部分商业银行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产品代销上发展更快。2024年下半年,招商银行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为582亿元,较上半年增长163亿元,增幅达到38.9%;工商银行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为269亿元,较上半年增长113亿元,增幅高达72.4%。

上述财富经理表示,由于采用被动管理方式,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远低于那些主动管理型基金,因为它不需要基金经理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去研究市场和选股,这种成本优势最终会转化为投资者的收益,因此更受青睐。此外,指数基金通常跟踪一个特定的指数,持仓信息和比例都公开,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资金投向了哪些具体的股票或债券,从而更好地把控风险。

上半年A股主要指数表现理想。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2.76%;深证成指累计上涨0.48%;创业板指累计上涨0.53%;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39.45%;国证2000指数累计上涨10.71%;中证1000指数累计上涨6.69%;中证500指数累计上涨3.31%;科创50指数累计上涨1.46%;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0.03%。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