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日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亿元熊猫债,发行期限5年,发行利率1.98%。据悉,这是首单由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发行的熊猫债,此次发行吸引了多元化投资者踊跃认购,为银行间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配置资产,有助于扩大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
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是境外机构在中国本土市场募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随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熊猫债的热度进一步高涨,参与发行的外资主体更加多元。
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协会共完成1535亿元熊猫债注册,同比增长165%。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达到1112亿元,其中,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和跨国企业熊猫债发行活跃,发行金额占比达到50%,较2024年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截至目前,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人区域已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五大洲,反映出中国债券市场对全球优质发行人的吸引力。
具体到发行主体,今年以来,匈牙利政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新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奔驰、拜耳等机构先后发行熊猫债。其中,亚投行获得64亿元人民币的认购订单,实现3.2倍超额认购,认购倍数创亚投行熊猫债发行纪录;此次交易吸引超30家机构参与,同时创下亚投行熊猫债发行参与机构数量纪录。匈牙利政府目前已在银行间市场发行6笔熊猫债券,是目前发行和存量规模最大的外国政府熊猫债券发行人。
除了外资发行人占比显著提升,熊猫债产品本身也在与时俱进。随着债市“科创板”在今年上半年正式起航,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制造商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在6月底发行了首单8亿元中长期科创熊猫债。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恒安国际集团同样落地了10亿元科创熊猫债。
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介绍,截至7月21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幅度扩大至272个基点,境内低利率环境使熊猫债融资成本显著低于美元债。国际发行人通过发行熊猫债置换美元债务,可显著降低其融资成本,或推升其融资意愿。同时,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持续推进,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有助于提升境外发行人的融资效率。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研究指出,历史上,熊猫债发行人仍以中资企业的境外实体为主,真正的外资熊猫债仅占1/4左右。近年来,外资熊猫债成交活跃度提升明显,部分熊猫债仍然存在溢价以及后续利差压缩带来的资本利得机会,建议投资者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
交易商协会表示,下一步,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政策精神,丰富境外发行人类型,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制度型开放。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