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经济社会正在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也对银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变化。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升级、信息储存与展现方式的变化,这些必然都将使银行机构的金融要素与金融功能发生变化。银行机构应该勇于应势而为,积极探索践行,拥抱数字化转型,中有几个重要方面需要格外关注与努力。
首先,从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来看,银行机构需要更有效把握新技术和数据要素,要全面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优化金融供给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来看,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应是更好地满足企业或居民的需求,使得金融资源真正配置到最合适的经济主体身上,并给其带来可持续的价值。
再次,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包括支付清算体系、征信体系等,这些都需要不断践行新技术实现优化升级,从而更有效地承载金融交易与资金流动。
最后,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健全的治理体系加以保障,包括风险识别与监管,发展中要做到风险可控,伦理上要做到“技术向善”。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数字化转型无法单纯依靠资金投入快速增长,而需要考虑科技投入的结构与质效问题。比如,就当前重点推动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来说,其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中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既需要提升规模,也需要优化质量,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也需要优化结构。
同时,金融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关注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变革,更需要重视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现代征信体系与信用体系目前体现出数字化转型中更多元化的需求,提供给银行拓展突破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既能带来积极创新与成效,也可能带来风险与负面结果。完善数字金融的有效监管模式,努力构建相关制度规则体系,是金融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