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和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更需要绿色金融标准为业务规范发展提供准确的依据。
基于此,构建绿色金融标准非常重要,它是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确保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的重要保障。
标准明确了,不仅有利于建立绿色资金供求双方的互信机制,而且有利于明确政策支持对象,提高监管效率。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在构建绿色金融标准方面持续发力。目前,绿色金融统计制度逐步完善,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取得重大进展。近日,我国绿色金融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绿色金融术语》正式发布,首次统一了绿色金融相关术语的定义和分类。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绿色金融术语》在内容上涵盖了基础术语及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和绿色票据、环境权益、碳市场和碳金融、绿色评估和评级、环境效益、环境成本和生态补充机制、绿色金融统计、绿色金融保障机制及机构术语。在应用上,该标准适用于绿色金融以及与此有关的投资、融资、管理、科研、教学、交流、出版等领域。
《绿色金融术语》的发布有利于改变此前在绿色金融研究交流及统计工作中存在的术语不统一、定义不清晰、统计口径混乱等问题。
诚如有专家所指出,《绿色金融术语》的发布为金融机构、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引,有助于解决此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实践分歧。其发布将进一步规范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促进信息披露透明化,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标准化支撑。
可以预见,《绿色金融术语》的实施将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基础,助力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后续还需加快配套细则落地,推动标准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