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住长春的王先生遭遇网络诈骗,多张银行卡内资金被不法分子盗刷。紧急时刻,渤海银行总行智能反欺诈系统实时监测到其账户POS交易异常,立即触发预警机制。渤海银行长春分行收到预警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对接王先生获得授权,组织对涉案账户实施保护性止付,并协助客户完成报警流程。通过总分行高效协同,渤海银行成功阻断该客户后续资金损失37万元,同时协助拦截他行资金损失20万元,最大程度降低了客户损失。
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近期在南京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资金保卫战”。一位面色苍白的老年客户在民警陪同下来到渤海银行紧急求助,其账户内20万元存款即将面临被转走的情况。
据客户讲述,自几天前接到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电话,被诱导点击不明链接后,手机银行遭远程操控,20万元定期存款被转为活期。当班柜员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确认资金仍在账户后立即采取紧急挂失处理。
系统记录显示,该客户开户时,经办柜员针对其年龄特征主动建议调低非柜面交易限额,这一前瞻性风控措施为后续拦截提供了重要保障。诈骗分子通过境外POS机发起转账时,银行智能风控系统实时监测到异常交易并自动阻断。最终客户资金分毫未损。
为守护资金安全、有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渤海银行运用实时风控技术,敏锐捕捉并识别欺诈行为,实现对账户异常交易的监测和预警,充分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反诈模型,构建起反诈“资金链”治理智能风控体系,实现精准防控。同时,通过警银协作、多维宣传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防范意识和防骗能力,并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搭建覆盖网银、手机银行、柜面等各渠道各类产品反诈模型,形成严密的风险防护网,有效拦截涉诈资金的转移。
据悉,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渤海银行已对疑似受害人采取保护性止付3620户,成功挽回潜在损失2203.92万元,为许多家庭守护住了钱袋子。
“技防”的高效,也同样离不开“人防”的灵活。《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渤海银行组织起一支经验丰富的反诈“尖兵”队伍,筑起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日,安徽合肥的张女士收到了一条保单质押贷款受理成功的短信,确认自己和家人未办理过类似业务后,张女士便与对方联系。对方自称是某平台官方客服,告知张女士开通的直播带货功能试用期将过,后续会产生每月800元的会费,随后便以帮助张女士确认绑定扣款银行卡信息为由,要求其下载指定的诈骗APP,并对张女士手机进行了远程操控。
察觉异常的张女士赶忙联系了渤海银行合肥分行,银行工作人员立刻意识到张女士可能遭遇到了新型电信诈骗,随即启动三级联动机制——首先对客户账户进行冻结,防止资金转移风险;核实客户保单信息,立即与对应保险公司联系,请求配合尽快完成该笔保单质押贷款止付;与总行业务部门启动联系机制,将客户情况和要求反馈保险公司总部。
由于当时已经处于非工作时间,经过多方沟通协调,终于在贷款资金发放前成功对该笔贷款进行了止付,阻止了犯罪分子资金转移,为客户挽回了大额资金损失。
“‘技防+人防’深度融合是筑牢金融安全屏障的关键解法。”渤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强化智能风控技术应用,深化跨部门、跨机构协作机制,通过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宣教结合等方式,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