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存款利率下调 多家理财公司启动新一轮降费

2025-06-06 09:0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后,作为“存款搬家”的主要落脚处,银行理财积极把握其替代性强的优势,承接转投而来的存款资金。在此背景下,多家理财公司展开新一轮降费,希望通过费率优惠吸引投资者认购理财产品,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有分析认为,短期来看,降费会直接影响理财公司收入,压缩其利润空间;长期来看,为了弥补因降费造成的利润损失,理财公司可能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更多差异化、定制化的理财产品,促使理财公司增强产品研发和运营能力。

开启阶段性费率优惠

端午假期前,多家理财公司对旗下产品启动费率优惠活动。以中银理财为例,其对“中银理财—怡享天天86号”实施阶段性费率优惠:5月21日至6月21日期间,固定管理费率由0.30%(年化)下调至0.05%(年化)。招银理财同样对旗下多只“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现金管理类理财计划”给予阶段性费率优惠,优惠力度相对更大,固定投资管理费由0.30%下调至0.02%。交银理财部分产品享受的费率优惠暂无明确到期日,例如“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理财产品”,自5月21日起固定管理费率由0.20%下调至0.05%。

普益标准研报显示,银行理财收取的费用包括固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超额业绩报酬、认购费、申购费以及赎回费。据统计,其中,固定管理费的费率水平最高;超额业绩报酬一般在理财产品到期后,针对该款产品超过其业绩基准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对产品整体的表现影响相对较小。

给予优惠费率是理财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吸引增量资金流入的重要方式。从去年同期的情况看,据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5月末,银行理财全市场整体的平均固定管理费费率为0.1865%,与2023年末相比下调了0.45个基点,与2023年初相比下调了1.92个基点。结合本轮降费的调整幅度可以看到,银行理财固定管理费仍处于下行通道中。

创新费率机制

除费率优惠外,随着净值化转型的深入,部分理财公司也对费率创新机制有所探索,例如创设“管理费回拨机制”,即在产品存续期内,当理财产品当日计提浮动管理费前的累计单位净值折算的年化收益率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时,管理人有权选择是否启用管理费回拨机制。此外,还有产品设定了“风险准备金机制”,即按照产品管理费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损失。

普益标准相关报告认为,就费率创新而言,理财多是在固定管理费上做设计,这种新的尝试,是对现有模式的一种改善和补充,将理财产品管理人与投资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升客户的安全感与获得感,也对管理人投研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与目前公募基金对管理费的改革方向趋同。证监会不久前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

总体而言,财富管理类产品打破管理费“旱涝保收”是大势所趋,当产品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更紧密的绑定,才能倒逼管理人优化产品设计、加强投研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有竞争力的收益水平。

无论是费率优惠还是机制创新,优异的业绩表现才是根本,财富管理机构应在低利率环境下主动升级投资策略和配置逻辑,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理财增值需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