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振消费的重要着力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5月以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已在多地开花,当前银行正将更多“真金白银”投入文旅、养老、托育等产业。
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服务业、养老产业
家政、餐饮、幼儿园……在结构性政策工具撬动下,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
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介绍,自5月9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推出以来,该分行广东省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贷款需求摸排、项目储备;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广东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推动金融全方位支持消费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揭阳分行为普宁市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用于食品生产及配送。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为罗定市某幼儿园发放贷款50万元,用于幼儿园扩大规模和升级改造。平安银行中山分行为小榄镇某家政服务中心发放贷款26万元,用于家政服务经营资金周转。
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强走访、对接。据悉,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已为长沙市某中药有限公司发放500万元纯信用贷款,期限1年,利率3.53%,支持企业发展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业务。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为湖南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发放1000万元贷款,期限1年,利率2.8%,支持企业提供餐饮等服务。
聚焦养老产业,多地依托再贷款支持工具加大了信贷需求摸排力度,并推动相关项目渐次落地。
据介绍,在上海,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某养老服务中心发放200万元养老产业普惠贷款,这是新政落地后上海首笔养老产业贷款。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某养老服务企业发放贷款500万元,缓解了企业在拓展业务、更新适老化设施时遇到的资金困难。在四川,中国银行巴中分行为某康养中心发放担保贷款265万元,期限1年,支持企业助老设备和适老化产品采购,打造银发群体的“颐养幸福之家”。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年利率为1.5%,这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该工具能够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消费、养老领域,更好地提振消费、惠泽民生。”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诉记者。
聚焦新消费领域 扩大金融供给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服务消费既与民生息息相关,又是扩大就业的“蓄水池”,对于扩内需至关重要,但当前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缺乏监管等难题。在拉动服务消费方面,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只是支持举措之一。未来,推动各类相关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与更高质量的金融供给。
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记者指出,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服务消费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需要宏观政策和金融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从宏观政策方面看,需要对服务消费领域就业、税收予以政策支持。从商业银行看,需要围绕服务消费领域市场主体的资产特点做好融资类产品创新,同时为其提供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2023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较好,但可能透支了一部分未来的耐用品需求。下一步刺激政策应侧重于收入弹性更高的服务消费,这些消费正是当前拖累整体消费的主要部分。消费券、消费补贴等鼓励消费的手段应注意向服务消费倾斜,以获取更大的政策效果。
董希淼也表示,促消费“短期看大宗,长期靠大众”,从中长期看,应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探寻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年轻人返乡就业增多、消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县域消费或将成为消费的一大亮点和重要支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有望超过50%。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对县域消费予以更多支持。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