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关于建立促进双边交易本币结算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将双方本币结算合作范围从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扩展至包括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全部交易,进一步推动本币在双边交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两国货币金融市场合作。在美国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下,近期,中国与印尼、巴西、斯里兰卡、尼日利亚等“全球南方”国家持续深化本币互换合作,此举无疑有助于更好服务相关国家经济融合发展,在互利中实现共赢。
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紧张、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以及气候变暖等多重挑战,深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国际体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跨境贸易额不断增长,为双边本币合作提供了牢固的基础。而深入开展本币合作,有助于经营主体降低汇兑成本,防范汇率风险,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将进一步对跨境贸易稳健发展形成反哺。目前,多个东盟国家正通过推进区域支付互联互通,来构建本币结算生态系统,其中既包括传统的支付清算设施,也包括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此同时,在能源大宗商品、矿产资源等跨境交易中使用本币的势头也在持续上升。海外主权机构、企业在中国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以本币进行融资的势头也在持续向好。上述实践均证明,“全球南方”本币合作大有可为,这更是提升各国金融韧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全球南方”本币合作深化,将为全球布局的金融机构带来更大业务机遇。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围绕经常项目及直接投资等跨境结算业务,不断优化投融资管理,为涉外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投资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除传统的人民币存、贷、汇等基础服务外,还应创新本币直接兑换、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等产品,丰富结算币种选择,节省换汇成本,提高双边贸易结算便利化程度。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区域日益多样化,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深度也会越来越广泛。未来,还需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同时,“全球南方”国家在本币授信、贸易投资便利化、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等领域还有许多共同发展空间。持续推动多边对话与务实合作,有利于让“合作之手”握得更紧。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