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开幕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2025-05-19 09:3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5月17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近百位中外高级别政经领袖、专家学者参与,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与投资、全球经济碎片化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等热点主题,展开深入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

多边体系引领全球秩序变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剧,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加强经济金融稳定以提高韧性,意义十分重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深刻变革的世界经济以及快速迭代的技术革新,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路径。

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以视频连线方式发表演讲,指出从全球贸易体系来看,贸易战是互相伤害,必须纠正。未来,全球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建立多边体系,欧洲、中国及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更加支持建立相对合理、可行的多边体系,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量在全球占比逐渐提高,全球多边体系将是一大趋势。从货币政策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当前不确定性的来源之一,其首要任务是稳定就业、管理好通货膨胀,其货币政策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行动,这也是影响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的来源。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表示,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平衡、不稳定。从欧洲视角看,在不稳定的世界里,欧洲显得更加脆弱。要应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欧洲需要直面美国新政府带来的挑战,利用好关税同盟的内部优势;另一方面,欧洲应允许市场进行多样化调整。在他看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制造者和出口者。新形势下,欧洲公司希望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马克·马洛赫·布朗勋爵表示,对于全球国家来说,“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带来的机遇”,美国关税政策的挑战和颠覆带来的危机给予了全球重塑秩序和建立多边体系的机会。未来,各国需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世界上要有更多的主人。“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倾向。未来,IMF和世界银行等全球经济金融组织将发挥更重要的主导作用,他们并非孤岛,而是在一个巨大网络中的两个重要节点。与此同时,亚投行等地区性的开发银行也在全球开发机构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日光照耀’的过程,需要重新架构新的国际体系。”马克·马洛赫·布朗勋爵指出。

应对全球变局的“中国答案”

面对贸易摩擦以及全球经济遭遇的一系列新挑战,中国该如何应对?

焦捷表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并正从全球治理的规则追随者逐步转向制度改革者。中国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当前,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构成了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焦捷指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马歇尔·米尔斯表示,在全球贸易紧张的局势下,宏观政策是应对经济挑战的重要工具。前期,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中国的投资非常受欢迎。未来,中国应该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振内需,增加社会保障支持力度,以推动中国经济达到再平衡。从中长期来看,如果压力持续,中国要保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推行基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加大房地产资金支持力度。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我国需要坚定制度型开放和科技创新,统筹内外双循环,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而言,面对关税战以及未来可能长期存在的贸易摩擦,要苦练内功,坚定科技创新,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供应链流程,开拓更多市场,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政策层面,田轩指出,要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全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包括税收减免、贷款展期、利息减免,甚至财政有余力的地方政府可以提供直接的财政补贴,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田轩提到,近期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旨在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内需和消费。面对全球经济的长期挑战,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金融业乃至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有序地推动资本市场开放,这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表示,面对外部压力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要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全球竞争力,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制造业基础,金融与创新也是重要优势,这些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内地企业加快步伐走出去,香港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更多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