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记者观察:优化“互换通”带动债市开放

2025-05-19 09:3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5月15日,在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上线两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拟进一步丰富“互换通”产品类型。

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互换通”作为“债券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等制度的配套,能够有效满足跨境债券投资风险对冲需求,促进跨境债券投资。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业务正式上线,随后业务量持续上升。2024年5月,该项机制安排迎来进一步优化,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历史起息的利率互换合约及合约压缩功能等,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提升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20家境内报价商与79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2万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5万亿元人民币。

在两周年之际,有关金融管理部门再度推出两项“互换通”优化政策。具体来看,一是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满足市场机构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二是推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可以说,上述政策扩充了“互换通”产品谱系,为境外投资者就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境内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及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仍然有很大空间。数据显示,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有2.4%,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不断推出优化举措,简化境外机构入市流程,拓宽人民币债券投资范围,提升跨境流动性管理的便利度。这些举措都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广泛欢迎,成为境外机构持续加码中国债市的驱动力。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叠加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增强,未来中国债市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下一步,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需根据“互换通”的运行情况,持续完善相关机制安排。与此同时,政策层还需稳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繁荣发展,以此激发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积极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