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记者观察:调控思路更重内需

2025-05-14 09:2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年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大力提振消费作出全面部署。当前,在全球经济贸易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促消费、扩内需更被放在了突出位置。《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我国宏观调控思路更加注重提振内需。今年以来,围绕这一政策导向,有关部门已持续推出政策“组合拳”,效果逐步显现。

大力提振消费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美日等国较低,亟须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面对外需不利冲击,更有必要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置于更加优先地位。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带动贷款利率跟进下行,进一步释放居民、企业有效需求。同时,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正式设立,有望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当前,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趋于完善,金融监管总局今年3月发文,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金融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能够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独木不成林。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不能单靠金融政策,只有将金融政策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配合,方能激发更多协同效应。当前,我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相当于GDP的75%,资产主要为具有较好增长性的国有企业股权。接下来,我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相应的资产支撑。今年以来,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近1万亿元,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

下一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向能产生促消费效应的领域倾斜,如加大养老、托育、医疗等服务消费投资力度,强化基础保障,将成为政策发力的关键。产业政策方面,还需从鼓励“以价换量”转向引导企业“以质取胜”,避免一味扩张产量造成“内卷式”竞争,要真正激发有效需求。上述宏观调控政策“多箭齐发”,将为内需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

根据商务部数据,一季度我国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展望未来,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还需持续发力,不断营造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动力机制,通过建设更具韧性的国内市场来对抗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