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债券市场“科技板”新政发布以来,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目前发行市场行情持续火热,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将获得精准滴灌。
发行市场火热
银行方面,截至目前,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等相继发布公告,透露其发行或承销科技创新债券的最新落地情况。
其中,工行落地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200亿元。建行成功承销8期债券,引导市场资金流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3家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成功发行首批3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200亿元。中行协助立讯精密、吉利控股、牧原股份、上海新微等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完成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发行,规模共计385亿元。
此外,邮储银行承销4单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启动发行,发行主体不仅包含金融机构、地方科技型企业,还包括民营企业以及股权投资机构。交行上海市分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成功助力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2亿元,票面利率2.37%。该项目为科技创新债券政策推出后的全国首批项目之一,同时是上海地区首只纳入创新试点的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中信银行主承销的15单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也已集中公告发行,这批科创债具有项目多点开花、鼎力支持民企、产业投向精准、培育耐心资本等特征,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现代化等重点领域。
券商方面,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10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公告,拟发行规模合计逾170亿元。股权投资机构方面,亦庄投资、无锡创投、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多家机构的拟发行规模合计超40亿元。
政策端持续发力
科创债发行火爆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政策端持续发力。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到,支持金融机构投资科创债。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同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在发行主体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也同步发布通知,细化支持措施。
对于发行市场的火爆,中信证券表示,科技创新债券的政策“组合拳”有助于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未来,科技创新债券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
展望后续,平安证券认为,在政策支持下,今年科创债发行量或将放量,金融机构和国有股权投资机构有可能贡献更多增量。此外,监管层降低科创债相关费用,增设风险分担工具,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压缩科创债信用利差。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