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明确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此举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来看,随着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实现从3个“单一”向3个“多元”转变,即从单一行业市场向多行业兼容市场转变,从覆盖单一能源活动排放向兼顾能源活动与工业过程排放转变,从单一二氧化碳管控向多温室气体管控转变。
可以预计,通过扩大市场覆盖规模,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减排的作用。据悉,随着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纳入,将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全国碳市场覆盖碳排放量将从52亿吨跃升至82亿吨左右,占全国碳排放量60%以上,超过包括欧盟碳市场在内的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碳市场覆盖排放量之和。
同时,伴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围,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全国碳市场无疑将具备更大的市场活力、更强市场韧性、更高市场灵敏度。碳价将进一步成为反映碳排放资源稀缺性的“晴雨表”。
市场参与度和交易活跃度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应对国际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提高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同时将催生新的产业机遇。随着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碳核查、碳监测、碳咨询、碳金融、碳资产等新兴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有利于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投向新纳入行业,为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不过短期而言,新纳入行业也将面临企业转型压力、数据质量风险等多重挑战,需做好准备工作,把握好碳市场发展机遇。诚如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短期看,3个行业企业发展不会受太大影响,但未来配额逐步收紧,将面临较高减排成本;建议相关行业企业尽早准备,积极探索绿色转型路径,改进生产工艺,发展先进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水平,也为未来过渡到总量控制打好基础。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