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农业银行遵循“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适老便利”工作思路,通过改善“硬环境”、提升“软服务”、构建“多场景”,持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体验。
持续改善“硬环境” 实现现金支取服务“零距离”
农业银行持续加大外币自助兑换机具推广力度,积极布放、升级改造自助机具,增加外币现钞兑换网点数量。同时,该行设计推出“零钱包”业务,采用“定制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客户零钱兑换需求,便利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现金支付和各类经营主体备付找零。
《金融时报》记者从农业银行了解到,截至6月9日,该行共布放支持本外币卡零钞取现机具3855台,提供外币兑换服务网点增加至6900家,支持外卡取现机具超5.2万台,发放“零钱包”111万个,其中,向出租车行业发放“零钱包”13万余个。
俄罗斯人娜达莎今年已经第四次来黑龙江黑河游玩了。第一次来中国时,正是因为碰巧在商场遇到农业银行员工用熟练的俄语向外籍来华人员讲解各类支付便利服务,才让她寻求到帮助,在农行员工指导下顺利兑换到了零钞。如今,娜达莎也经常引导一同来旅游的好友到农业银行网点办理外卡取现、外币兑换、“零钱包”兑换等业务,俨然已成为一名“中国通”。
着力提升“软服务” 实现重点人群服务“心连心”
农业银行积极加强网点适老化改造,为网点配备轮椅、老花镜等服务设施物品,简化老年客户服务流程,探索实践网点适老化服务新模式。
与此同时,该行持续开展“农情服务工程”,有效打通支付堵点,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便利化支付服务。
据介绍,截至6月9日,农业银行“一键通”人工语音客服累计服务老年客户超238万人次,POS商户累计服务外籍来华人员在境内消费近34万人次。
6月3日,丹麦大提琴演奏家托克·莫尔德鲁普来到农业银行天津园区支行营业部咨询开立借记卡业务。在了解客户需求后,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帮助他快速办理了相关业务。
出于对农业银行提供的便捷、专业服务的满意,托克·莫尔德鲁普在网点“回音壁”上留下了“Had a great banking experience this morning, extraordinary friendly and skilled staff.(今天上午的银行服务体验很棒,工作人员特别友好和有经验。)”的赞扬。
在农业银行宁波慈城支行,慈孝文化在暖心适老的金融服务中得到传承和延续。“每次来这里办业务的时候,农行工作人员都会手把手帮助我,贴心得很。”家住附近的陈老伯笑着说道,“这里有老花镜,工作人员还会讲宁波话,我坐轮椅来办业务都不会感到不方便。”
积极构建“多场景” 实现外卡受理服务“无障碍”
农业银行聚焦食、住、行、娱、游、购、医等生活场景,持续做好营商环境支付受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布放商户标贴、配备机具等,提升外卡受理服务质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9日,农业银行为超过39万户商户升级智能POS机具,开通可受理外卡商户5.7万余户,带动消费金额约6.8亿元。
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每年都有大量各国客商在这里购物、消费。今年以来,农业银行不断推动便利化支付服务走进出行、游玩、购物、食宿等消费场景,让外籍来华人员入境消费更加便利安全。
经常往返于二连浩特市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之间的蒙古国客商乌兰娜表示:“之前我们来中国一般喜欢用现金支付,现在我们既可以扫码支付,也可以刷卡支付,满足了我们各类支付需求,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农业银行表示,将继续践行“支付为民”理念,针对各类群体支付习惯,统筹打通支付服务堵点,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