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记者观察:保障现金服务 确保普惠金融落到实处

2024-05-17 10:13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移动支付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居民的支付体验。过去十年间,移动支付凭借便利、安全等优势赢得广泛青睐。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到86%,居全球第一。随着数字人民币推广、支付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也应认识到,在普及移动支付的同时,现金服务也不能“偏废”,这是关系到我国普惠金融水平的“大事”。

作为最基础的金融服务,现金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移动支付相比,现金支付几乎不受环境、场景、物质条件限制,不需要银行账户、手机终端等应用基础,因而是老年人、农村居民和低收入人群等普惠群体不可或缺的支付手段,而这也与发展普惠金融的初心相契合。

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初衷是让社会各个群体都能平等享受基础金融服务。人民银行相关政策研究文章指出,数字技术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但也带来了“数字鸿沟”。老年人、农民、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有的缺乏数字通信设备与网络接入,有的缺乏数字金融知识与技能,老年人可能指纹退化或记不住密码,他们对于现金的依赖度较高,过度“去现金化”会引发新的金融排斥,偏离普惠金融的初衷。此外,中小商户也是重点服务对象,现金可以与非现金支付形成必要的市场竞争,使中小商户在接受支付结算服务时有议价空间和最后退路,避免支付服务提供商随意提高佣金或延长资金到账周期。

保障现金服务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确保普惠金融能够落到实处的重要内容。

在日前广泛开展的“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中,畅通现金支付渠道,向公众推出“零钱包”兑换服务,为社会经营主体、个人特别是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加友好、更为便利的支付环境也是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服务的重要抓手之一。

金融行业应继续提升支付便利性,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提升账户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懈发力,用更优质的服务去改善社会民生、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普惠金融、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