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观察:“剩余资金”怎么管

2024-04-29 09:0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为防范信用卡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资金流转等非法交易,保障客户的用卡安全,将继续加强信用卡溢缴款和非本人还款管理。整体来看,近年来,加强信用卡溢缴款管理已成为多家银行的共识。今年1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曾就此发布公告;去年已有包括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在内的数十家银行发布相关提示通知。

所谓信用卡溢缴款,是指持卡人在信用卡中存入资金抵销欠款后仍有剩余资金。从多家银行公告来看,主要是限制大额资金转入信用卡,避免因溢缴款管控而影响卡片使用等。也有银行明确提出,要加强信用卡还款交易监控,对资金来源存疑的信用卡还款或存入溢缴款相关异常的交易行为进行限制。

有人可能会质疑,自己“多出来”的钱放在信用卡里到底“碍着谁了”?实际上,信用卡溢缴款管控背后是对大额资金进出的管理,其目的是防范潜在的洗钱、诈骗等金融风险,进而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

过去,犯罪分子多使用借记卡进行洗钱,但近年来随着借记卡监管趋严,不少犯罪分子便把洗钱的主意打到了信用卡领域。这样一来,信用卡溢缴款看似是持卡人的无息存款,但存在额外透支信用卡额度的风险,更存在被滥用权益进行地下洗钱和金融诈骗的风险,这在客观上增加了银行识别非法转账交易的难度。

2022年7月,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就已明确,对可疑信用卡、可疑交易依法采取管控措施,持续有效防控套现、欺诈风险,防范信用卡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应该看到,加强对信用卡溢缴款的监督和管理是规范信用卡业务、营造信用卡良好使用环境的重要一环。对银行机构来说,这既是为了落实监管要求,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也能降低业务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还要看到,当前信用卡溢缴款管控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人认为,银行对信用卡溢缴款方面的管控手段应当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在实际的操作中,对非本人还款管理的认定也较难。这就要求银行机构的信用卡溢缴款管理工作不仅要有“雷霆之势”,切实提高对相关风险的识别和处置能力,还要有“绣花功夫”,在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控当中求得平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