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副教授施一宁等合作完成,基于金融强国建设的“六大体系”,融入对外开放,构建“6+1”七大维度指标体系,具体涵盖金融调控、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金融体系。
整体来看,《报告》基于中国市场特色,立足中国国情,依赖大量微观数据,拆分至27个二级维度,220个底层指标,全面捕捉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特征;在方法上创新引入机器学习,如稀疏主成分分析、流形学习类算法等,捕捉底层指标非线性动态变化。
在指标构建方面,《报告》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和理论框架,尽可能全面细致涵盖金融市场的发展。在金融调控体系中,除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融入了区域协同发展调控政策;在金融市场体系中,相应纳入了股票、债券、外汇、期货、信托市场;在金融机构体系中,除传统的银行、证券、基金,还覆盖了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创新加入发展合规合法、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民生金融安全保障等指标;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中,融入了房地产投资、金融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涵盖了跨境直接投资和跨境融资、国际货币储备、国际金融中心设立等内容。
该指数能够很好捕捉到整个金融系统对重大风险事件和一些极端事件的反应。对于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大幅波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2020年疫情,整体指数增速均呈现放缓。同时,指数展示出我国金融系统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金融系统反应灵敏,相关指数迅速回升。
从2013年到2022年,金融调控在七大维度中通常为最强。金融产品在2017年前后开始加速发展,在2018年成为七大维度中发展最强势的板块。总之,七大维度子指数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展示整体政策纲领和政策支持下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报告》显示,我国金融系统竞争能力逐年提高,对于重大风险事件具备一定的防范化解能力。从七大维度的指标体系来看,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性能均稳中有升,整体调控能力逐步完善。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