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公司开始陆续发放年终奖。各大银行趁机推出多款年终奖专属理财,以期吸纳优质客户,打响理财营销“开门红”。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存款利率走低,以及居民预期改善,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其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不过,居民投资时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投资经验、投资能力、资产多少、投资期限等因素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
年终理财营销火热
近期,包括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推出年终奖专属理财产品,为“打工人”开启“薪上加薪”的理财之旅。邮储银行为该行工资客户打造专属产品“邮银财富安鑫如意·鸿运封闭式3个月2024年第5期(薪享)”,该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2.95%,认购时间为2024年1月4日至14日,封闭期93天。此外,光大理财推出“阳光金添利半年盈6号”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精选项目资产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降低投资者成本,该产品1元起购,不收申购及赎回费,限2024年1月8日至26日期间购买。
除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以外,农商行也纷纷加入年终理财营销大军。2024年1月4日,天津农商银行官微发布消息称,将在2024年1月至3月陆续推出近20款年终奖专属理财。目前该行已推出3款产品,其中,期限为4个月和半年的产品起投金额为2万元,持有期400天的产品起投金额为5万元,上述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3.5%左右。
整体来看,各家银行推出的年终奖专属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波动较低的固收类和现金类产品,风险等级主要以中低风险(R2)和低风险(R1)为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2.6%-3.6%,与平日同系列理财产品相比,收益率一般有所上浮。
理财市场或将企稳回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岁末年初一般是工资和奖金集中发放的时间段,居民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资金”与理财投资需求。银行与理财机构积极把握这个时间段,结合节日推出各类理财产品,积极获客,推动业务发展。
经历了2022年两次银行理财的“破净潮”后,投资者们风险偏好普遍趋于保守,低波稳健的理财产品更加符合投资者们的需求。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居民投资时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投资经验、投资能力、资产多少、投资期限等因素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如果注重收益的稳健性,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7.66万亿元,已回升至2022年末水平。2024年以来,理财产品整体“破净率”和“负收益率”逐步回落,市场规模迎来回升,含权类产品、固收类产品均实现增长,理财市场实现了“开门红”。
董希淼表示,从理财规模看,理财产品存续余额有望从2023年的27万亿元左右增长至29万亿元,即恢复至2021年底水平;从投资者数量看,理财投资者有望在突破1亿人之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从资产配置结果看,理财资产配置在延续“28”定律(即80%的安全垫资产和20%的博收益资产)的前提下,预计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有所回升。他认为,在银行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仍将延续;随着存款利率走低,以及居民预期改善,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其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