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专题专栏

银保机构需加快畅通投诉渠道

2023-03-30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消费投诉情况通报显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2022年第四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69555件,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29981件,占投诉总量的43.1%;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28545件,占投诉总量的41.0%。此外,共接收并转送保险消费投诉22189件。

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类型看,信用卡和个贷业务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说,银行信用卡、个贷业务的客户数据庞大,从概率看,收到投诉数量相对多,这也意味着消费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同时,与前几年信用卡和个贷业务同质化竞争、粗放式发展有关,部分银行更关注客户数量,导致风险匹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短板,某些领域相关业务投诉量增多。

要进一步强化银行保险机构落实消费者保护主体责任。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表示,我国银行保险消费者数量庞大,但是在拥有规模庞大的金融市场的同时,我国银行保险消费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反映较强的“霸王条款”“滥收费”、保险理赔难、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积极回应了消费者诉求,为银行保险业设置了监管红线。为此,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还要懂法守法、依法经营,切实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经营全流程和业务各环节。

银保机构应加快畅通投诉渠道,不断溯源整改,切实履行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叶怀斌建议,银行保险机构应积极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投诉事项。同时,要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经营发展战略,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审查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培育行业的信用意识。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的规定,继续加强消费投诉处理监管工作,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切实履行消费投诉处理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投诉源头治理,改进服务质量,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