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江西省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持续处于健康区间、优于全国均值。这是5年来江西银行业保险业交出的亮眼答卷。
10月28日,在江西省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金融监管局、江西证监局联合主办的“‘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江西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金利佳介绍,“十四五”以来,江西省银行业资产接近9万亿元,贷款规模年均增长11.71%,存款规模年均增长10.39%,均高于全省GDP增速。全省银行业净息差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险资产跨越2800亿元,保费收入于2023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24年保费收入达1092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7.71%。
服务实体能力提升
金利佳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江西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加大对“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赣南苏区振兴等领域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38%、57.33%、71.79%。新增基础设施贷款达6400亿元,增量占比超1/4;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1450个、贷款1458亿元。积极对接“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贷款规模增长32.83%。
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十四五”以来,江西省银行业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8000亿元;全省银行业绿色贷款规模达1.1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17倍,贷款利率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超1980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73倍;商业养老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商业保险年金规模达114亿元,有力支持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省内法人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较“十三五”末增长150.48%,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赋能成效不断凸显。
在风险管控方面,金利佳介绍,5年来,江西金融监管局累计处置不良贷款总额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超48%,不良贷款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一行一策”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重点法人机构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协同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资金超250亿元,为478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提供贷款超980亿元。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导银行机构严守“不新增隐债”红线,依法合规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和置换,助力地方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
提升保险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间,江西金融监管局推动全省保险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不断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控网,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全力服务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利佳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17.71%,全省保险密度增长18%,赔付支出增长53.65%,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26万亿元。
具体来看,一是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推动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扩大至江西全省,水稻保险承保面积超4450万亩,覆盖率达90%,保费规模居全国第1位;持续推进首台(套)等科技保险发展,全省首台(套)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2亿元;大力支持稳外贸稳出口,出口信用保险累计为全省超3000亿元出口提供风险保障,累计带动融资增信保额超91亿元。
二是积极融入社会民生治理。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持续完善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江西全省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超420万人,累计缴费达12亿元;鼓励发展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规范发展,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全省大病保险累计赔付达512万人次,赔付金额超247亿元;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已覆盖全省8个设区市,累计参保人数达656万,赔付5亿元。推动建立应对洪涝灾害、低温冻害、干旱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制度,助力重大灾害救助,全省各类自然灾害理赔案件累计超160万件,赔付金额共计达42亿元。
三是着力提升保险服务质效。江西省深入实施车险综合改革,车均保费较“十三五”末下降19.16%,累计为全省消费者减少支出超200亿元。推动车险“互碰自赔”试点,车险理赔服务方式进一步优化。督促机构科学合理定价,提升承保积极性,新能源网约车“投保难、投保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加强重点群体风险保障,推动普惠保险加快发展,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保险保障持续强化。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