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烟台四十里湾海域,总投资3.2亿元的“耕海一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每年可收获优质海水鱼15万公斤,接待游客15万人次,减少碳排放约1000吨。该项目凭借“渔光互补”“贝藻参立体养殖”等创新,开创了“海洋牧场+生态修复+智慧文旅”的产业融合新范式,成为全国海洋经济转型标杆。
转型的背后是海洋牧场装备贷、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智能网箱综合险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的精准赋能。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探索“金融+产业”“蓝色+绿色”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截至目前,烟台市涉海企业贷款余额902.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产业贷款余额25.12亿元,同比增长96%;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贷款余额2.7亿元,同比增长86%。
政策筑基 引领蓝绿融合发展新范式
“分行以‘蓝为特色、绿为底色、蓝绿融合’发展思路为主线,积极探索蓝绿融合发展实践,通过制度创新锚定发展坐标,构建了‘规划引领—标准赋能—场景突破’的三维驱动体系,引领海洋经济向生态化、低碳化、可持续化转型。”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新军介绍。
据了解,为打造蓝绿协同融合、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的区域金融特色,烟台市研究制定并印发全国首个蓝色金融地方标准《烟台市蓝色投融资产业支持目录》,首次系统编制海洋细分行业的定性及定量指标体系,精准界定蓝色金融支持活动,提升蓝色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联合市发展改革委、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出台《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若干措施》《探索蓝色金融实践 支持烟台市蓝绿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奠定了金融支持蓝绿融合发展的总基调。其中,金融产品创新激活了蓝碳经济潜能,政银保担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破解了蓝色产业融资困局,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为蓝绿融合发展筑牢坚实保障。
协同发力 推动蓝绿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推动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中,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充分发挥财金协同联动“倍增”效应,通过健全配套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助力蓝绿融合发展创新实践。
一方面,该行与市财政局、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等6部门建立市级海洋经济金融协调工作机制,打造信息交流和协作推进平台,建立海洋产业项目库,形成“渔业数据共享包”,定期共享给金融机构。发布《烟台市涉海特色金融产品手册》,推动金融政策、信贷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双向匹配”。另一方面,组织辖区金融机构着力构建专营服务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特色化的“金融特种兵”。据农业银行烟台分行负责人介绍,为积极探索构建新时期海洋经济金融服务新模式,该行与烟台市委市政府共同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服务海洋经济示范区,不断提升完善在“海洋牧场”“海洋种苗”等十大领域的典型做法。创新链捷贷满足海洋牧场上下游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3亿元,支持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贷款2.6亿元。
截至目前,烟台全市共设立海洋金融专营机构36家,各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共同奏响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生态变现 从海洋蓝到生态绿
烟台的蓝绿融合,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民生账、生态账。在长岛县砣矶岛的碧波之上,一片国家级海洋牧场正经历一场“价值变现”的变革。
大洋海产品增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王德仕感慨地说,以前我们这片海里的藻类能固碳、贝类能净水,生态价值明明很大,但在银行眼里却不算数,融资非常困难。如今,这一困境随着烟台银行发放的全市首笔490万元“GEP贷”得以破解,海里的氧气产出、固碳能力终于都能变成“真金白银”了。
记者了解到,在积极探索蓝色金融实践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联合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农担烟台管理中心、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金融应用长效合作机制,创新“生态+海洋”服务模式,并以此为突破点,将海洋生态产品和权益转化实践拓展到全部绿色发展领域,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0处果园、山林等特定地理单元开展GEP核算,组织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构建了“银-政-企-研-担”于一体、“核算-评估-交易-融资”为闭环的合作机制,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路径,实现了绿色金融与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
产品扬帆 金融赋能打造蓝绿融合长效机制
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精准滴灌。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立足烟台山海特色,指导辖区金融机构推出创新产品谱系,为蓝绿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围绕提升海洋制造核心竞争力,烟台金融机构利用银团贷款、组合贷款、联合授信等服务模式,通过境外预付款保函、付款代理+普惠供应链等金融产品,全力支持“大国重器”“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领域,着眼养马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产业融合发展,发放全省首笔2亿元EOD项目贷款,通过渔业养殖、林地流转等方式,有效打通“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价值转化”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针对3个EOD项目授信29.3亿元,发放贷款13.61亿元。
向海图强绘新篇,绿色潮涌启新程。从政策矩阵构建到服务体系完善,从生态变现突破到金融产品创新,烟台这座向海图强的城市,正以金融为笔,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画卷上挥洒“蓝绿融合”浓墨重彩。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及其网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文章来源: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至其他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或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